弘历正愁怎样才能把高氏闯的祸大事化小,以及让自己的额娘和皇帝日后能接纳她。:¢3@%28μ=`看·?)书/3-网? ??更?e新ˉ最¤/全?
没想到自家额娘转了性,竟对高氏的态度有松动的意思,还递了个机会给他。弘历顿时大喜过望,胸脯拍得砰砰响,打包票说回去就督促高氏多抄几本经书送进宫里。
熹贵妃嘴角含笑,轻声说道:“这抄经可不容易,累着呢,还是算了吧。我找这些经书,本是想让你皇阿玛过目后,送去宝华殿开光的,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能用的。高氏身子娇弱,怕是受不了这苦,到时候你心疼起来,还得埋怨我。”
弘历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啊!不仅能让皇阿玛过目,高氏要是抄了这经书,岂不是能一次讨得皇阿玛和额娘的欢心。
对外,能给高氏镀一层金,宣扬她虔诚又孝顺;对内,也能给王府女眷们一个交代,让高氏免于过于严苛的惩罚。反正这段时间她也得关禁闭,出了这么大的事却毫发无损,确实说不过去……
几相交织下,弘历下了决心:“额娘这话就见外了,能为额娘抄经书,那是她的福气。儿子回去之后让她多抄几本。”
熹贵妃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这高氏的福气,可大着呢。既然如此,你回去的时候,拿着我的牌子,去中正殿自己挑两个嬷嬷给她。,2?0¢2!3!t*x·t,.+c/o?m¢”
中正殿念经处归内务府管,整个后宫的大小佛堂、供品、经书等事物都由中正殿管理。如今熹贵妃掌管六宫事物,拨两个嬷嬷给弘历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儿。
弘历一听是中正殿的,心里更踏实了。
中正殿的嬷嬷每日受佛法熏陶,想来都是和善之人。他甚至觉得额娘真是用心良苦,让他自己去挑人,显然是额娘避嫌,向自己表明是真心想让高氏抄书,而不是暗中刁难她。
正好趁这个机会磨一磨高氏的性子。弘历叹了口气,点头同意了熹贵妃的安排:“儿子都听额娘的。”
只是弘历大大低估了熹贵妃的决心和手段,还有抄经书的难度,以及这么一来,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也和熹贵妃无关,都是高氏自己的问题。
古代抄经书可是十分庄严的修行,开始的时候要沐浴更衣,以香水或清水净手都是最简单的。每抄一个字都对应一声佛号或圣号,要求笔触如念佛般清晰,不增字、不减字、不错字,发现错误需整页重抄。
中途离席一次,都要重新沐浴焚香然后才能再抄。而且中正殿的嬷嬷暗中得了熹贵妃的吩咐,要求抄写之前斋戒,抄写讲究一气呵成,不抄完一整本不许停,中间滴水不沾、粒米不进。¨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
抄完了也没结束,要继续沐浴焚香,然后再去念佛号、捡佛豆。这么操作下来,高氏保证脱一层皮。
熹贵妃尤觉得不够!但她还要一点点试探弘历的底线,所以先给高氏来这么一个套餐吃吃看。要是弘历不心疼...那就好说了。
弘历带着人回到王府,把两个嬷嬷往高氏的院子里一送,转身就走了。
两个嬷嬷虽说初来乍到,可一点不怯场,当场就宣了熹贵妃的旨意,然后像捉小鸡似的,拉着高氏就去了布置好的小佛堂。
一开始,高氏和弘历想的一样,也是觉得自己苦尽甘来了。
可等高氏反应过来,自己每日都要吃这么多苦之后,寻死觅活要出去找弘历,可惜现在又硬气不起来,更不敢得罪两个宫里来的嬷嬷,闹了两次被拦下之后,只能整日以泪洗面。
但很快,嬷嬷连哭都不让她哭了。
佛前抄经,需得平心静气,不可哭、不可笑。
再这么折腾下去,高氏每天都没力气哭了。
高氏在里头的一举一动,弘历自然都知道。他咬着牙,硬起心肠不理高氏,却也只坚持了半个月。高氏派人给他送了个头发编的同心结,他的心又软了。
弘历心中始终放不下高氏。怕她一首生气伤心,独自一人在那小佛堂里又太过寂寞,长此以往,身体和精神怕是都要垮掉。
思来想去,弘历决定找富察氏商量,希望她能出面去找熹贵妃,让熹贵妃停了高氏的抄经。
为什么不自己去?他拍胸脯做的保证言犹在耳,他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熹贵妃也提醒过他,更说要给皇阿玛过目——总之这个丑人,不能让他来做。
富察氏正在房内整理账目,听闻弘历前来,微微皱眉,心中隐隐猜到他的来意,但还是放下手中事务,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