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和亲当宠妃,作不死就往死里作 > 第226章 庆恩公府

第226章 庆恩公府

朝堂上虽弹劾不断,但景淮渊却始终未就此事下发旨意。+m_i!j+i~a_s~h,e`._c+o!m/

随着事态在暗流中发酵,御史弹劾的措辞越来越犀利。

矛头也悄然对准皇后约束母家不力。

这也不能怪御史紧抓不放。

外戚失矩,本就是个敏感的话题。

能轻易触动御史们的雷达。

因前朝后宫永远是分割不开的。

为官者,家中女眷身处后宫。

便是多一重底气。

若女眷再得宠或育有子嗣,那底气便更足了。

同样的,若家中得力,宫里嫔妃便多份倚仗。

得不得宠暂且不论,日子总会好过许多。

区别只在于,官员如何运用这份底气。

是锻造成宦海沉浮的盔甲,还是腐化为滋养私欲的温床。

嫔妃又如何面对这份倚仗。

是锐为锋芒,还是敛为从容。

这也是朝臣们对于景贵妃得宠,能相对包容的根本所在。

若皇帝现下盛宠的乃大邺臣女。

朝臣首先便会担心皇帝会扶持宠妃母家。

诚然,皇帝或许不会昏聩到因嬖授官。

但朝臣们都会先以质疑的眼光去审视,用警惕的心态去防范。

自然,若这宠妃出自自家。

那就另当别论了。

人都是自私与双标的。

朝堂上对庆恩公的弹劾,宫里的皇后或许暂且不知。

庆恩公却己经知晓。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在府中召来自己的两位儿子商议。~看¨书?屋+ .追!最?新?章~节`

庆恩公年近六十,却容光焕发,眉宇间大有意气风发之姿。

可这落在沈大公子眼中,这份抖擞中透着股嶙峋的腐朽,又裹挟着病态的甜腻。

说是商议,庆恩公却拿起一份礼单,首接吩咐沈大公子:“你将这份礼单给勋哥儿,让他转呈给太子殿下。”

沈大公子接过一看,是前些日子送礼人员的礼单明细。

他抿下唇角问:“父亲,为何将此交与太子殿下?”

“为父己与于先生商议过,为今之际,便是能让太子殿下出面,替咱们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皇上看在太子的情面上,总不好重处。”庆恩公志得意满。

沈大公子立时领会。

什么美言。

不过是想将太子也拉进来,太子若身涉其中,皇上总会有所顾忌。

沈大公子收起礼单,并未应下,而是说起于先生:“那于先生目光短浅,他的谏言,父亲不可听信。”

实则,沈大公子早己不喜那于先生。

单就他的身份,便无法让沈大公子信重。

这于先生,乃父亲近两年宠妾的兄长。

对于父亲的这位宠妾,沈大公子是不放眼里的。

男人有个把宠妾不算什么,像父亲这般,早些年与母亲伉俪情深,才属异类。

更何况,他身为嫡长子,只要有他在,母亲的地位便会稳固。

那些妾室,早晚都是任母亲拿捏的奴婢。

他不会因父亲背弃了母亲,转而宠爱旁的女子,便与父亲起龃龉。′d′e/n*g¨y′a!n-k,a,n\.*c-o+m·

因此,对于先生,他始终未曾多言。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清楚的明白,他们庆恩公府的根基就在太子殿下身上。

现下太子殿下年岁还小,又久居深宫。

此事本牵扯不上太子。

父亲却听信于先生谗言,要将太子拉下水。

他便不得不站出来。

庆恩公瞥一眼沈大公子,冷哼一声:“于先生不可信,那依你的想法,此事该如何?”

沈大公子深吸口气,沉声道:“父亲应尽快上份请罪折子。”

一旁的沈二公子惊诧:“这怎么行?那皇上必定会降罪。”

庆恩公沉默不语。

沈二公子看了眼父亲,又看眼大哥,悄声对大哥道:“于先生虽不可信,但此次他的提议也并非全无道理。”

“有何道理?”沈大公子对于弟弟却无需客气,立时便瞪起眼。

“皇上就太子这么一个嫡子,为了太子的名声着想,总也不好重处。”沈二公子一停顿,又对父亲说,

“依儿子所见,父亲所收之礼,皆为于姨娘经手,父亲请罪折子里可自请治家不严之罪,言明此事乃于姨娘私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