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水银:“不过汞与锡。”当我们凝视珠宝华服时,当学禅宗“看山仍是山”的境界——金丝终究是矿,玉缕不过是石。
第二镜:照得失(观棋谱)
《玄怪录》载,某人入仙府观棋,出洞已过百年。虚荣供养如同这局仙棋:投入时只觉光阴短暂,回首方惊代价巨大。明代棋谱《适情录》有云:“宁失数子,勿失一先。”在名利场中,比获取更重要的,是守住抽身的先手。
第三镜:照因果(读史册)
南宋临安瓦舍说书人常讲“三不过”段子:石崇珊瑚不过火、李斯黄犬不过市、和珅宅邸不过朝。这些故事暗合《尚书》“天难谌,命靡常”的警示——所有依附外物的荣耀,终将随载体消亡。
金谷园废墟上,晚唐诗人杜牧曾捡得半片琉璃瓦,写下“繁华事散逐香尘”。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刷过琳琅满目的珠宝直播间,点赞着朋友圈的奢华盛宴时,那道映照过石崇珊瑚的月光,依然冷冷铺在每个人的欲望之路上。或许真正的破局之道,就藏在《菜根谭》那句朴素的格言中:“众人以奢靡为荣,吾心以俭素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