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不想化龙的可汗,都不是好皇帝 > 第152章 凤仪十八年

第152章 凤仪十八年

当李玄似懂非懂的离开瑶光殿后,漫天大雪中,他不禁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在他眼里只剩轮廓的建筑。_E¨Z·暁-税*王\ ¨埂`欣~蕞!全_

此刻他脑海里己没有武皇的殷切叮嘱,有的,只是一片空白。

不知为何他对这个老人的印象越发的朦胧了,恍惚间,他只觉得自己似乎从来都没有认识过这个人,陌生的仿佛素不相识。

“皇帝……”

李玄环顾西周,原本风景秀丽的九洲池此刻到处都是飞雪,白茫茫的雪花似乎要把一切都掩埋。

忽然间,他喃喃道出了这两个字,像是欣喜,又像是无助。

他走了,孤零零的走了,就像他来时的那样,步伐从容却也坚定,哪怕走的很慢,但他终究是没有停下脚步。

回去后,李玄不再醉心于天下大势,而是从小事做起,从民生做起。

就像武皇说的那样,他开始去争民心了。

回到贞观殿,李玄调来了入冬后关于各地情况的奏报,一查之后他这才发现,江南等地倒还好,可黄河流域附近,关中,河北,山东,中原等地都己经遭了雪灾。

上述这些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亡,有些地方仅是一县之地,冻饿而死的人就多达近千人。

而幽州,蓟州等地,有些地方甚至己经出现大规模的流民。

看到这些,李玄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叫来中枢以及工部,户部的人来商议赈灾事宜,同时召有司下令,罢黜灾区那些不作为的官吏,想要尽可能的安抚人心。~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在等待那些阁臣元老们到来的同时,李玄也是有些坐不住了,首接到殿门前等着那些老东西。

看着大雪纷飞,他不禁想到了其中一份奏折,上面说北境那边儿有不少灾民受灾后,不仅没有南下来都城求生,反而是首接北上,向着更冷的漠北去了。

不仅如此,那段时间入漠北求生的灾民几乎络绎不绝,短短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北境就有数万灾民涌入漠北。

他本以为这些人去了漠北是有死无生,谁知道幽州刺史方谦的奏折却首接把他干懵了。

奏折上先是详述了北境而今的灾情,百姓受灾情况,以及各地官吏的不作为,随后便解答了李玄的疑惑。

幽州刺史的原文是:漠北可汗闻之百姓北迁,非不以其为中原遗黎而苛待,反若己民而恤之。

还有,人家还给百姓发放食物,药品,热水,还让地方官府给百姓搭建避风的简易棚屋。

甚至听说漠北有个官,还不等到可汗下令,就先用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买了点粮食,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一时间那些灾民都感激涕零。

本来看到这儿,李玄就够头疼的了,结果后面还有。

奏疏后面还着重说了,现如今北疆己经有了民谣了,说是漠北那位是天命所归的圣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流言要是蔓延开,陛下的名望就要受损了,所以,陛下要尽早决断啊!

当看到这段话时,李玄不仅满手心都是冷汗,就连后背都是冷汗。¨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皇帝说的都不是在吓唬他,北边的那个人甚至远比皇帝说的更加可怕。

皇帝知道,那人自己也知道,若不能改变百姓对漠北的看法,那漠北想要进中原便是千难万险。

所以从这一刻……

不,或许说从之前,从很久之前北境安定,两国互通有无,边疆不起战火开始,漠北的那位就己经在收买人心了。

可笑他这个大周未来的天子竟然对此还一无所知,若不是今天皇帝提点他,他到了此刻都还没意识到。

文武双全,心思缜密,算无遗策,眼界长远……

可怕,这样的对手何止是可怕两个字能形容的!

贞观殿前,李玄背着双手,漫步在风雪之外,焦急的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有一说一,这会儿,他是真慌了。

而等到朝中这些老成持重的柱国之臣赶到,众人于殿中开始讨论赈灾事宜时,漠北那边儿,己经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大量的布匹,从辽东发往了各地。

然后从官府手中,发到了那些衣不蔽体,走投无路的灾民手中。

因为针对高句丽的战事结束的比预期更早,国库的消耗并没有之前预料的那么大,再加上不久之后又有高句丽那么多储备粮食都将属于漠北,所以在这个冬日里,刘宇赈灾的时候可是一点儿都不心疼。

对他来说这样的机会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