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郑家小女儿的满月宴,来贺的人很多,但有资格跟郑启泰同桌的人可不多。
现在是华国一九八三年,这里是鹏城,去年,邓伟人给出了改革开放的指示,鹏城作为国内的重点发展新区,得到了全国发展资源的倾斜。
郑家是这一片的土皇帝,许多郑家人靠着拆迁都摇身成为了亿万富翁,可以说一辈子啥也不干,躺着都能吃喝不愁。
郑启泰却是一堆暴富摆烂族人里的异类,几年前就凭着超前的商业嗅觉来往南北方当倒爷挣了不少钱,有钱之后就回乡买地。
郑家村的地都是自家族人的,他就买隔壁村的,哪怕是价格高点也没关系,他对外统一的说法就是他老婆太能生了,不多买点地,以后儿子都没法安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说起郑启泰的老婆邝月娥,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多子多福,自从十八岁嫁给郑启泰之后,三年抱俩,连续生了一串葫芦娃,终于在二十九岁这年,生下了小八郑玲玲这一个女儿,也就是今天满月宴的主角。
之前几年郑启泰从隔壁梁家村买了一百多亩地,当时已经有五个儿子了,邝月娥肚子里还揣着一个,梁家村的村民们也没觉得奇怪,还常常在背地里笑郑启泰这个大冤种,起早贪黑南来北往的挣钱全都砸进了这些给儿子们的宅基地里,自己是一点福没享到。
其实这个年代,来南边淘金的人已经多如过江之鲫,这些本地人凭着出租房子以及随便摆摊卖点吃食都能把日子过得很滋润,所以工作状态经常都是得过且过的。
每天准时出摊这种事是绝对没有的,外地人的钱好挣得很,而且外地人也有很多舍得花钱的,好多村民为了那无法拒绝的价钱都已经卖地了。
羊城和鹏城这时候的商品房已经陆续建成,修得又高又漂亮,而且还是精装房,怎么都比村里的老房子好,就是价格也不便宜,买的人还并不太多。
修了高楼大厦的区域郑家村、梁家村还挺远,两村的村民们依旧过着混吃等死的滋润日子,倒是年轻一辈对商品房挺感兴趣,谈了对象之后,与其带回村看这老破旧的环境,还不如去新房子那边显摆。
于是梁家村出现了第一个卖了地拿钱买商品房还有剩余钱的村民,紧跟着,同辈的好些年轻人也跟风,梁家村的地卖的更快了。
郑启泰就是趁着这股风去买的地,还被梁家村人嘲笑,人家都是拿钱去买那漂亮的商品房,他反而要买地自己给儿子盖房子,等到他的儿子长大,这些老房子早就看不上咯!
但郑启泰却很坚持,自家人就是要跟族人在一起才行,不然分散了,想再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梁家村人一想也对,于是卖地也算痛快,毕竟是多年的邻村人,还是比外乡人靠谱得多的,而且为了满足郑启泰要把儿子们聚在一起的愿望,卖给他的地还都是连在一起的。
就这样郑启泰靠着自己那并不雄厚的资本完成了第一波圈地,还是有郑家族人觉得他眼光不一般跟着买了一块两块地的,但由于自家也不富裕也就停了手。
等到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来之后,趁着政府给出的扶持政策,郑启泰再次找对了方法,带着愿意跟着他干的族人,干起了房地产。
草台班子建得很潦草,但架不住时代好,机遇好,而且还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
梁家村所剩无几的村民最后也没扛住把地都卖了,从此梁家村不复存在,而郑家村迅速坐大。
郑启泰从此正式成为了郑家族人的领头羊,当上了郑家的族长,成立了郑氏集团,以房地产作为突破口,迅速扩张了商业版图,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公司发展壮大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规模。
如今的郑氏,不光做房地产,还包揽了各种建材的生产和销售,本地的物流行业以及劳务行业也算是领军企业,一时间风头无两。
而作为郑启泰最小最受宠的闺女,郑玲玲则显得老成得不像话。
丹霞仙子,也就是现在的小豆丁郑玲玲,自己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作为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她不会说话,这正常,不会灵活运用自己的四肢,这也正常。
但是她的思维,却一点都不像个正常的婴儿,虽然什么都想不起来,但是她记得自己最后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