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风波。
除了第一天到的时候天色已晚,两姐妹又呈死鱼状,实在别无选择在知青点花了一块钱请老知青收拾出了两个能睡人的木板床将就了一晚之外,知青点的条件她们根本无法接受,第二天一早就硬是逼着大队长给安排单独的住所。
并不是村民不想挣这个钱,但是现在并不是农闲,每个劳动力每天首先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抽出时间去挣额外的收入。
召集人手盖新房子并不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宅基地也不是想批就能批的,就算批也没这么快。
村民们眼见着有钱挣不到手,一个个都把大队部围了个结实。
大队长没好气的看着这帮眼皮子浅的村民,就算批了宅基地要盖房子,哪里又用得上这么多人?
到时候这帮子人是不是还要为了干活的名额打出狗脑子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为了江家大队的团结,大队长决定还是不盖新房子了。
村里也不是没有空置的老房子,但是不是十分破旧,就是位置偏远不适合两个小姑娘住,最主要的是,这两位祖宗还要雇村里手艺好的婶子给她们做饭。
这是什么年代?花钱请人做事就是资本主义做派,是要被举报被批斗的。
不过想想她们的身份,大队长也就释怀了,人家老爹是省里某委会的一把手,自家就是干这个的,还能怕了这个?
大队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爱管闲事了,但是这两位姑奶奶把时间追的很紧,才来第二天就死活不愿意再住在知青点了,说同屋的女知青打呼、磨牙还说梦话,要么把这间屋腾出来只给她们姐妹俩住,要么就重新安排。
大队长一个头两个大,知青点统共才几间屋子,知青们都是分了男女之后大家搭伴住在一起的,他哪里能要求其他知青给她们姐俩腾位置。
事情实在难办,见大队长本就稀疏的头顶几乎快秃了,董家两姐妹还是突然的良心发现了一瞬,答应给一个月一块钱的房租,只要村民的屋子是独立的,而且干净整洁就行,如果做饭手艺过关,一个月再给五块钱辛苦费包办煮饭、洗衣服和收拾屋子这样的琐碎活计。
这下不用大队长头疼了,村民们都想挣这个钱,纷纷回家就开始招呼一大家子打扫家里,一时间整个江家大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清洁热情。
大队长回到自家院子的时候,嘴角抽抽,自家婆娘也在打扫屋子呢。
董家两姐妹见状,也就不为难大队长了,给大家伙定了个时间,下午下工的时间,她们挨个去挑选合适的屋子,选中了就按照她们开出的条件住进去。
不过又追加了几个条件,家里孩子不能太多太吵,她们可不想成天应付这些鼻涕糊一脸的邋遢孩子。
家里有未婚男青年的也不行,怕影响名声。
家里有极品老头老太的也不行,懒得听他们嚼舌根。
家里养的家禽家畜太多的也不行,会让生活环境太臭,她们受不了。
。。。。。。
一系列的条件摆出来,村民们又纷纷抱怨着歇了心思,这两位祖宗的要求是真多,果然钱没那么好挣。
筛选下来,有能力竞争一下的人家已经屈指可数,除了大队长大哥家、村东头黄寡妇家,就只有江老大家。
大队长大哥家里是两个儿子已经成家,老大媳妇嫁过来三年都还没怀上,老二媳妇半年前才嫁过来,肚子也没有动静,两个女儿也已经出嫁,孙辈一个都没有,嫁出去的两个女儿刚好腾出来一间屋子。
大队长大哥媳妇又是个话不多的勤快女人,为了大队长的官声,他们家养的家禽只有两只下蛋的母鸡,家畜更是没有。
家里家外都收拾的干净整洁,三年肚子都没动静的老大媳妇做饭手艺也非常不错。
这家人是非常符合董家两姐妹要求的。
村东头黄寡妇家则是两个儿子全都参军去了,一年都回不了家一次,家里只有黄寡妇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女儿。
母女三人都是不爱说话的性格,平日里就埋头干活,三人做饭手艺都很好,是村里公认的做饭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