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好酒!你闻这香味!”神笛刘咂着嘴,高兴地大喊,一口气灌下一大碗。狄公又给他斟满,问道:“刘先生怎么知道《黑狐曲》的?”
“我曾听黑狐祠的小女巫唱过,很动听。可惜是鬼迷心窍的人唱的,沾了这曲子,多半不吉利。”
狄公问:“那小女巫是谁?”
“唉,那是个黑狐狸精!没爹没娘,不知从哪来的。一个捡破烂的老婆子捡到她,谁知她天生带着妖气。十五岁才开口说话,还常犯邪病,发病时眼睛乱转,说些没人懂的怪话。老婆子害怕,把她卖到妓院。谁知她第一天接客就咬断了客人的舌头,然后逃到南门外荒僻的黑狐祠,至今还住在那里。黑狐祠一带常闹鬼,就算清风明月夜,也能听到鬼哭。祠里祠外全是狐狸,听说当年九太子谋反失败,追随者都在那被砍头,阴魂不散,时常作祟。附近人家早搬走了,胆小的人会供奉些鲜果酒肉,但从没人敢去求神消灾。那小巫和狐狸一起吃供品、跳舞,唱《黑狐曲》。金华城只有她敢待在那,狐狸还跟她很亲近,她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狄公起身告辞:“刘先生慢慢喝,我有事先走了。”
他向街上小贩问清去城南门的路,雇了顶轿子直趋敏悟寺——从敏悟寺后去黑狐祠就不远了。
第七部 黑狐狸 第九章
两抬轿夫抬着狄公的小轿在人群中穿行。这条长长的寺庙街原本有好几座佛寺尼庵,香火十分旺盛,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大半条街,只剩断壁残垣和一堆堆瓦砾,只有敏悟寺完好无损,坐落在庙街最南端。
小轿在敏悟寺山门前停下,轿夫用衣袖擦着额上的汗水。狄公付了轿钱,问:“从这儿去东门要多久?”轿夫答:“走大路坐轿约半个时辰,走小路不到二里地就到。”狄公点头,明白宋秀才从东门孟掌柜家到黑狐祠很方便,便让轿夫在寺前照壁下等候,说自己半个时辰后回来。
狄公走进敏悟寺,急穿廊过殿往后门赶,想从后门去黑狐祠。经过左厢禅房时,他从窗棂望见如意法师蜷缩在禅床上打盹,细看才发现是一堆破袈裟,上面放着木鱼和念珠,屋内只有一盏青灯,不见人影。
狄公从寺院东司旁半塌的后门出去,沿野松林石板路走几十步,就看到南门城楼。南门进出的人很多,多是中秋走亲的,不少人提着灯笼和月饼果品。远处人家已点灯,与天上繁星相映。
狄公在小店买了盏风灯,提着出了南门。没走多久,看见两根高大斜倚的门柱,柱下有几个破旧粗瓷供盘,里面还有些果品酒菜,他知道这就是黑狐祠大门。穿过石柱是黑漆漆的莽榛灌木丛,狄公撩起长袍下襟塞进腰间,挽起长袖,捡了根棍子,一手提灯,一手用棍拨开灌木,弯弯曲曲往里走。
四周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寒蝉叫。狄公不禁佩服小凤凰胆大,这地方白天都荒凉恐怖。突然,前方齐腰高的乱草丛中传来瑟瑟声,一对碧绿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狄公握紧棍子,捡起石头扔去,一声尖厉鸣叫后,骚动平息。他知道这里有狐狸,虽一般不伤人,但可能有狂癫病,被咬伤会传染,后悔没带匕首,只能靠棍子防身。
小路渐宽,草丛前是片荒地,在月光下很凄凉。前方出现一堵石块垒的黝黑院墙,爬满野藤,墙里庭院有几处塌了,三四只红黑狐狸窜来窜去。庭院弥漫着发霉的腥臭味,一角有座狐狸石像,蹲在石座上,脖子围着红布条,这是唯一有人来过的痕迹。
狄公走上残破的青石阶,石缝长着野草,用棍子敲门没人应。他壮胆进去,忽见神殿一角蜡烛前有具木头傀儡,头是死人骷髅,眼窝正对着他。突然,他背后一凉,一柄刀尖抵在腰间,一个年轻女子颤抖着说:“我得在这儿杀了你!”
狄公回头,见女子苗条俊俏,穿紧身褐衫和补丁裤子,睁着惊恐的眼睛,握刀的手直抖。狄公温和地说:“这刀真漂亮,刀口还有蓝光呢。”女子低头看刀刃时,狄公劈手抓住她手腕:“朱红,别闹!小凤凰让我来的,我也见过宋一文!”
“狐狸到处跑,我以为是宋先生来了。你怎么知道我名字?”朱红疑惑。狄公说:“找个地方坐,我想和你聊聊。”他把刀还给朱红,朱红说:“你得留意我情人,他很妒忌。”她走向木头傀儡,整理好衣服,拍拍骷髅,从壁龛取下蜡烛,引狄公穿过断垣的拱形石门进内殿。
内殿到处是腥臭味,朱红把蜡烛放破木桌,拉竹凳坐下,狄公也坐下。殿墙一半塌了,爬满野藤,一群狐狸蹲在墙上,闪着绿眼睛望着他们,凉风吹过,野藤枯叶作响。狄公觉得冷,朱红却大汗淋漓,身子滚烫,不时擦汗,蓬乱的头发间系着红布条。
朱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