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大唐狄公案 1到10

大唐狄公案 1到10

第一部铜钟案第一章

话说狄公调任濮阳刺史的第一天,匆忙安顿好行囊家眷后,就赶到内衙查收刑狱案卷,翻阅功、仓、户、兵、法、士六曹的文牍簿册。¢x?x~s/s\y*q′.·c_o^m,前任冯刺史留下一堆未完成的公务,等着狄公处理。狄公性格谨慎严肃,律己严格,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又不敢草率处置,于是吩咐参军洪亮在一旁陪着,遇到疑难问题一起商议。

夜深了,谯楼已敲过更鼓,书案上铜烛台的烛火映照着狄公苍白憔悴的脸庞。洪参军担忧地看了狄公一眼,怕他积劳成疾,累坏了身体。洪亮本是狄公的老家仆,从小服侍狄公长大。狄公科举高中、外放做官后,他一直跟随左右,为狄公出谋划策,现在的正式官衔是州衙录事参军事,衙里上下都称他洪参军。洪亮对狄公忠心耿耿,悉心服侍,连寒暖饮食都十分挂心,狄公也待他如长辈,十分敬重。

狄公命书斋门外的老书吏把所有文牍、案卷、簿册全搬到馆库妥善存放,并派专人监管。随后他回头笑着对洪参军说:“我看这濮阳山势峻秀,河流湖泊广阔。城里人口密集,车马往来不绝,店铺林立,买卖兴隆,可见物产丰富,百姓富足。簿册上记载这里一向没有旱涝灾害,年年五谷丰登,鱼米鲜果应时上市,又有运河漕运的便利,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确实是个富饶的州府。这也算我托上天的福了,只是不知道如此富庶的地方,民风如何?孔子说,人口多了之后要加以教化,这是州官推行王道教化、治理一方的道理啊。”

洪参军面露喜色地说:“老爷,我粗略翻阅了这里的刑狱案卷,发现濮阳盗贼绝迹,奸邪之人也隐藏起来,违法犯罪的人很少,可见民风淳朴。多亏了前任冯老爷兢兢业业,把这么大一个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狄公问道:“冯大人把所有刑狱案件都结案了吗?”

洪参军回答:“到现在只有一件奸污杀人案还没最后裁决,不过正犯已经抓获。冯大人初审完毕,人证都在,哪能抵赖?明天老爷仔细看看案卷就明白了。”

狄公皱眉说:“洪亮,你不妨把那案子的来龙去脉讲给我听听,正好解解闷。”

洪参军耸耸肩说:“老爷,那是个很简单的案子。肉铺肖掌柜的女儿在闺房里被人奸污后杀害了,她原本有个情人姓王,是个行为不端的秀才。冯大人抓获了那个王秀才,听取并核实了证人的证词,断定王秀才是杀人凶手。王秀才百般抵赖,冯大人哪里肯听?下令动大刑逼他招供。谁知王秀才身体孱弱,刚受刑就昏死过去,几天都没醒。正好冯大人要交接州务,赶赴新的任所,所以一时没最后判决,就等老爷您亲自裁断结案了。”

狄公默默地捋着他那又长又黑的胡子,面露忧色说:“洪亮,我想再听听案情的细节。”

洪参军有些犹豫:“老爷,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您劳累了一整天,不如先回府邸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再仔细复审这案子。”

狄公摇了摇头。

“洪亮,你刚才的叙述已经露出矛盾不合情理的地方。来,倒一盅香茶,坐下慢慢把这案子的详情本末仔细说一遍。”

洪参军拗不过狄公,只好在书案上找出那份案卷看了一遍,然后开口说:“濮阳城西南角有一条半月街,街口开着一家肉铺,掌柜的叫肖福汉。本月十七日,也就是十天前,肖福汉泪流满面地来衙门报案,说他女儿纯玉被人掐死在闺房里。肖掌柜还带来三位证人,一位是半月街的当坊里甲高正明,一位是住在肖家对门的龙裁缝,还有一位是屠宰行会的行首董某。

“肖福汉直言不讳地控告秀才王仙穹,说王仙穹和他女儿纯玉私下往来已有半年,王仙穹租赁了龙裁缝铺子的后楼,正好和肖掌柜的肉铺对门。王仙穹掐死纯玉后,还盗走了纯玉头上戴的一对金钗……”

狄公大怒道:“这肖掌柜肯定是糊涂了,故意把女儿当诱饵,引人上钩,讹诈王秀才的钱财。不然,怎么会半年来女儿和人有私情他却全然不知?如今女儿被人杀死,才叫苦不迭,想到来衙门告发。这样的父母最不值得称道,且不说王仙穹杀人是真是假,改日把肖福汉拿到堂上也要好好斥责一番才行。”

洪参军摇头说:“老爷这话说到哪里去了?肖福汉是事发当天才知道纯玉和王秀才的事。”

第一部铜钟案第二章

狄公闻言一愣,看了洪参军一眼,示意他接着说。

洪参军继续讲道:“肖掌柜夫妇住在肉铺里,纯玉的闺房则在隔了几家门面的一家洗染坊楼上。这家洗染坊早就关闭了,改作了仓库。肖家没钱雇佣仆人、伙计,肖福汉自己在铺子里忙活,家里大小事务都由肖大娘和纯玉自己打理。这肖纯玉针线活很好,描鸾刺凤样样精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