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长大,况且我们夫妇年纪也大了,如今应当娶儿媳过门,让他们完成婚配,把家事交给他们,让他经历世事,知道耕种的艰难。”院君说:“我也有这个心思很久了!”第二天,施家设下宴席,让人请郑先生来家喝酒。酒喝到一半,长者举杯相劝道:“小儿承蒙先生教导,感恩不尽,无法报答。今天备下薄酒略表心意。又承蒙您促成婚姻,如今小儿已经长大,而我们老两口年纪也大了,劳烦先生再辛苦一趟,向亲家说一声,想娶他的女儿过门管理家事。希望先生始终成全,让我们能够报答您的恩情。”先生说:“这件事很好办。何员外是我的知心朋友,凡事我来做主,他绝不会违背。”那天大家都喝醉了才分别。
郑先生回到书馆,直到天亮,梳洗完毕后,径直前往何员外家,说起施长者想娶其女儿过门的事:“他托我告知您,选好日子就来迎亲。”何必贵说:“既然如此,嫁妆都已准备齐全,不知院君的意思如何?”郑达说:“我已经替您应下了,您尽管打点嫁女之事,不必问她。”何必贵说:“你既已应下,也不用问院君了,只管安排嫁女事宜,再烦请回复亲家,任凭他选日子来迎亲。”郑先生随即回去回复。施长者选了十月十六庚申日作为吉日亲迎,备办了礼物,由郑先生带着施俊登门迎亲。何员外送女儿赛花上轿,洒泪告别。到了施家堂中,众人看时,但见新娘生得:一貌赛过婵娟,如同美少年再生。袖中露出如玉的手指,裙下显露纤巧的金莲。柳叶般的眉毛鲜嫩,桃花似的脸颊鲜艳。宛如嫦娥初降人世,步步都惹人怜爱。何赛花小姐离开父母,来到施家下轿。施家众人及亲友见赛花小姐生得十分秀丽,真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罗带飘香,花容月貌,个个称羡。众人将她引入堂中,参拜天地后,一同进入洞房。花烛辉煌,二人饮合卺酒、交杯酒。撒帐仪式结束后,众人散去,二人解衣就寝,行夫妇之礼。正是:花枝未惯风和雨,吩咐东君好护持。次日早起,赛花先拜施家祖宗,再拜公婆。亲友都来祝贺,郑先生第三日也来道贺。施长者吩咐儿子、儿媳双双拜谢先生,设席挽留,众人痛饮一日,尽醉方散。施俊因娶妻过门,又逢郎才女貌,夫妻恩爱,渐渐忘了攻书的念头。何赛花小姐虽年幼,却性情贤淑,针绣工夫无一不精。她见丈夫到施家后没再提攻书之事,担心他因贪恋美色而荒废学业,便朝夕劝丈夫:“你该去读书,我们少年夫妻,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如今趁青春年少,发奋求学,他日功名成就,自有乐事。”施俊觉得妻子说得有理,于是勤奋学习,白天写文章,夜晚苦读书,果然一读不忘,心志坚定而不再思念其他。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年,施长者偶然生病,服药无效。施俊在家亲自侍奉汤药,片刻不离。长者病情日渐沉重,自觉难以痊愈,便唤来施俊嘱咐:“我四十多岁才有你,幸而你已入学,又为你完婚,即便死于黄泉也可瞑目。只是死后还有忧虑,唯恐你少年夫妻,因我死后荒废了寒窗苦读的功夫。”施俊忙跪于床前,流泪说:“父亲为何说这不吉利的话?望父亲保重身体,儿子怎敢忘记教养之恩?勤学之心,不敢有丝毫懈怠。您要善保玉体,等着看儿子平步青云,慰藉父母的期望。”长者说:“谁不想长寿?但寿限到了怎能逃脱!”说罢便去世了,享年七十二岁。施俊见父亲离世,哀痛欲绝。妻子何赛花见丈夫过度悲伤,再三劝慰:“人死不能复生,不可为死者伤了生者,请节哀顺变,料理丧事。”施俊只得勉强拭泪,备办衣衾棺椁收敛父亲,大开孝堂。亲友吊唁完毕后,将父亲葬于东门外祖墓之南。施俊葬父后终日哀痛,未及半年,母亲又突然患病,来不及寻药便一夜去世。施俊痛哭流涕,听闻者无不为之动容。亲友邻里都来劝慰,他的哀痛之心才稍平息,也备厚礼将母亲葬于父亲身侧。施俊父母双亡后,终日闭门守孝,三年服满才出门理事。夫妻二人和顺相处,相敬如宾。施俊每日读书,妻子做针线活相伴,半步不离。一日,施俊去县前书铺买书,见县中张榜晓谕士子,东京开科取士。他得知消息后,回家与妻子商议,想去东京赴试。何氏说:“富贵功名皆有定数,你我夫妻年少,家中无人管理,不如在家读书,等下次科举再去也不迟。”施俊说:“十年寒窗辛苦,就指望一举成名,光耀门楣、封妻荫子是读书人本分内的事,光阴不可错过,故此求取功名。不然空度时光,等到年老再想功名,岂不是太晚了!”何氏见丈夫执意要去,也难挽留,便备酒为丈夫饯行,殷勤相劝,二人尽欢后歇息一夜。.g¨u`g_e?b.o?o·k?.,c_o?m.何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