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胯下骑着御赐的踢雪乌骓马,手中挥舞着两条水磨八棱铜鞭,左手的铜鞭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两人在阵前左突右冲,你来我往,斗了三十多个回合,难分胜负。宋江在一旁观看,不禁连声叫好。
官军阵中,韩滔得知彭玘被擒,心中恼怒,便在后军把所有军马都调了出来,一股脑地向前冲杀。宋江担心敌军冲过来,形势不利,便挥动鞭梢,示意十个头领带领大小军士,掩杀过去;背后四路军兵,分成两路,从两侧夹击。呼延灼见势,急忙收拢本部军马,各自抵挡敌军。然而,宋江的军队为何没能取得全胜呢?原来是因为呼延灼阵中的都是连环马,官军的马匹披着马甲,士兵身着铁铠,马披甲后只露出四只蹄子着地,人挂甲后只露出一双眼睛。宋江阵上虽然也有甲马,但只是戴着红缨面具,挂着铜铃和雉尾而已。这边射出的箭,被那边的铠甲尽数挡住。而呼延灼那三千马军,人人都配有弓箭,对面射来,宋江的军队因此不敢靠前。宋江见状,急忙下令鸣金收军,呼延灼也退到二十多里外扎下营寨。
宋江收军后,退到山的西面扎寨,安顿好军马。他吩咐左右的群刀手,将彭玘簇拥过来。宋江远远望见,立刻起身,喝退军士,亲自上前解开彭玘的绳索,将他扶入帐中,以宾客之礼相待,分宾主坐下。随后,宋江对着彭玘下拜。彭玘连忙回拜,说道:“小子身为被擒之人,按道理应当就死,将军为何以宾客之礼对待我呢?” 宋江说道:“我们众人无处安身,暂时占据水泊,权且避难,期间确实做了不少错事。如今朝廷派遣将军前来收捕,我们本应引颈就缚,但又担心性命不保,所以才负罪抵抗,冒犯了将军的虎威,还望将军恕罪!” 彭玘回答道:“我早就听闻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重义气。倘若蒙将军饶我一命,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将军保奏。” 宋江说:“我们众兄弟也只盼圣主能够宽宏大量,赦免我们的重罪,到时候,我们定当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当天,宋江便派人将天目将彭玘送到大寨,与晁天王相见,并将他留在寨中。这边,宋江一面犒赏三军和众头领,一面商议军情。有诗为证:
英风凛凛扈三娘,套索双刀不可当。
活捉先锋彭玘至,梁山水泊愈增光。
再说呼延灼收军扎寨后,和韩滔一起商议如何战胜梁山水泊的办法。韩滔说:“今日我们催军向前,他们便慌忙掩杀过来。明日我们把所有马军都派出去,必定能大获全胜。” 呼延灼说:“我已经这样安排好了,正想和你商量商量,统一一下意见。” 随即,呼延灼传下将令,让三千马军排成一排,每三十匹马连成一组,用铁环将它们连锁起来;一旦遇到敌军,远距离就用箭射,靠近了就持枪直接冲入敌阵;三千连环马军分成一百队,锁定行动。五千步军在后面策应。“明日不要主动挑战,我和你押后掠阵。一旦交锋,就分三面冲过去。” 计策商议妥当后,第二天清晨,呼延灼便率军出战。
再说宋江,第二天把军马分成五队排在前面,后军由十员将领簇拥,两路伏兵分别部署在左右两侧。秦明一马当先,向呼延灼挑战,然而,只见对阵的官军只是呐喊,并不出来交锋。排在最前面的五军,都一字排开摆在阵前,中间是秦明,左边是林冲、一丈青,右边是花荣与孙立。随后,宋江带领十员将领也赶到了,人马层层叠叠,阵势严整。宋江观察对阵的官军,只见大约有一千步军,只是擂鼓呐喊,却没有一人出马交锋。宋江心中感到十分疑惑,便暗中传下号令,让后军先退,自己则纵马来到花荣的队伍中,仔细观察。突然,只听对阵中连珠炮响,那一千步军忽然分成两边,放出三队连环马军,如潮水般直冲过来;两边的官军乱箭齐发,中间则全是长枪林立。宋江见状大惊,急忙命令众军放箭抵挡,可哪里抵挡得住。每一队三十匹马一起狂奔,逼得宋江的军队不得不向前躲避。那连环马军漫山遍野,横冲直撞而来。前面的五队军马见状,顿时乱了阵脚,站立不稳。后面的大队人马也拦挡不住,纷纷各自逃命。宋江飞马狂奔,在十员将领的拥护下逃离。背后早有一队连环马军紧追不舍,好在伏兵李逵、杨林带领人马从芦苇丛中杀出,这才救下了宋江。众人逃到水边,李俊、张横、张顺以及阮氏三兄弟六个水军头领早已摆好战船前来接应。宋江急忙上船,随即传下将令,让他们分头去救应其他头领上船。那连环马军一直追到水边,乱箭射来,好在船上有傍牌遮挡,众人并未受伤。众人慌忙划船到鸭嘴滩头,全部上岸。在水寨里清点人马时,发现折损了大半。不过幸运的是,众头领都安然无恙,虽然损失了一些马匹,但大家都保住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