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只见那妇人笑容满面地问:“客官,要打多少酒?” 武松说:“别问多少,只管烫来。肉切个三五斤,一并算钱给你。” 那妇人说:“我们还有很大的馒头。” 武松说:“也拿二三十个来当点心。” 那妇人笑嘻嘻地走进里面,托出一大桶酒来,放下三只大碗、三双筷子,切出两盘肉。她一连筛了四五巡酒,又从灶上取来一笼馒头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馒头就吃了起来。

武松拿起一个馒头掰开一看,喊道:“店家,这馒头是用人肉做的,还是狗肉做的?” 那妇人笑嘻嘻地说:“客官可别开玩笑。这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哪会有人肉馒头、狗肉滋味的说法?我们家的馒头,祖祖辈辈都是用黄牛肉做的。” 武松说:“我在江湖上闯荡,常听人说:‘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那妇人道:“客官怎么能这么说!这肯定是你自己瞎编出来的。” 武松说:“我瞧见这馒头馅里有几根毛,就像人小便处的毛一样,所以起了疑心。” 武松接着又问:“娘子,你家丈夫怎么不见呢?” 那妇人回答:“我丈夫出门做生意还没回来。” 武松说:“这样啊,你一个人在家,想必挺冷清的。” 那妇人心里暗笑,寻思着:“这个被发配的贼配军,真是自己找死,居然敢来戏弄老娘!这就好比灯蛾扑火,自讨苦吃。可不是我主动招惹他的。我先收拾了这家伙再说!” 于是,妇人嘴上却说:“客官,别再打趣了。再吃几碗酒,去后面树下乘乘凉。要是想歇脚,在我家留宿也没问题。” 武松听了这话,心里琢磨着:“这妇人不怀好意,看我先逗逗她!” 武松便又说:“大娘子,你家这酒味道太淡了,有没有更好的酒,给我们来几碗尝尝。” 那妇人说:“有特别香醇的好酒,就是有点浑浊。” 武松说:“那最好不过了,越浑浊越够味。” 那妇人心中暗自欢喜,转身到里面端出一旋浑浊的酒。武松看了说:“这酒看着就不错,热着喝味道最佳。” 那妇人说:“还是这位客官懂行。我去热一热,您尝尝。” 妇人心里盘算着:“这个贼配军真是活该。偏要热着喝,这药发作起来可快了。他这回算是栽在我手里了!” 酒热好后,妇人端过来,筛了三碗,说道:“客官,尝尝这酒。” 两个公人早就又饥又渴,拿起酒就喝了起来。武松接着说:“大娘子,我向来喝酒得有点下酒菜,你再切些肉来给我下饭。” 瞅着那妇人转身进里面去了,武松悄悄把酒泼到没人注意的地方,嘴里还假意咂舌说:“好酒!这酒劲头可真足!”

那妇人根本没去切肉,只是假装转了一圈,就出来拍手叫嚷:“倒啦,倒啦!” 两个公人只觉得天旋地转,想说话却张不开嘴,往后一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武松也把眼睛虚闭起来,仰面朝天地倒在凳子边。那妇人笑着说:“中招了!任凭你再狡猾,也逃不过老娘的算计。” 随即喊道:“小二,小三,快出来!” 只见从里面跑出两个粗壮的汉子,先把两个公人扛了进去。这妇人随后走到桌前,提起武松的包裹和公人的缠袋,捏了捏,感觉里面大概装着金银。妇人高兴地说:“今天得了这三个‘行货’,够做好几天馒头卖了,还能得这么多东西。” 她提着包裹和缠袋进了里面,又出来查看。那两个汉子来扛武松,却怎么也扛不动,武松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仿佛有千百斤重。妇人看了,见这两个蠢家伙拖不动,便喝斥他们到一边,说道:“你们这两个家伙,就知道吃饭喝酒,一点用都没有,还得老娘亲自上手!这个大块头居然还敢戏弄老娘,这么胖,正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家伙,只能当水牛肉卖。先把这家伙扛进去开剥了。” 妇人一边说着,一边先脱去绿纱衫,解下红绢裙子,光着膀子就来轻轻提武松。武松趁机一把抱住那妇人,两只手一使劲,把她紧紧搂在胸前,又用两条腿夹住妇人的下半身,将她压在身下。那妇人杀猪似的大声喊叫起来。那两个汉子急忙想上前帮忙,却被武松大喝一声,吓得呆立在原地。妇人被压在地上,只能大喊:“好汉饶命!” 哪里还敢挣扎。这时,只见门前有个人挑着一担柴,在门口歇脚,看到武松把妇人按在地上,便大步跑进来喊道:“好汉息怒!先饶了她,小人有话要说。”

武松跳起身来,用左脚踩住妇人,握紧双拳,看向来人。只见那人头戴青纱凹面巾,身穿白布衫,下面腿上系着护膝,脚蹬八搭麻鞋,腰间系着缠袋;长着一张颧骨突出的脸,微微有些胡须,年纪大概三十五六岁。他对着武松,拱手行礼,说道:“敢问好汉大名?” 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都头武松。” 那人问:“莫不是在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 武松回答:“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