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横着坐定。!看~书·君! ¨已-发\布·最_新~章.节\宋江叫酒保打酒来,又买了些菜肴、果品、蔬菜之类,都摆放在桌子上。三个人喝了几杯酒,眼看着红日渐渐西沉,武松便说:“天色将晚,如果哥哥不嫌弃武二,就在这里受武二四拜,我愿拜您为义兄。” 宋江非常高兴,武松跪地,恭恭敬敬地拜了四拜。宋江让宋清从身边取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送给武松。武松哪里肯接受,说道:“哥哥出门在外,正需要盘缠。” 宋江说:“贤弟不必担心。你要是推辞,我就不认你这个兄弟。” 武松只好拜谢收下,把银子放进缠袋里。宋江拿出一些碎银子,付了酒钱,武松拿起梢棒,三个人走出酒店准备分别。武松眼中含泪,拜别后独自离去。宋江和宋清站在酒店门前,一直望着武松的身影消失不见,才转身往回走。没走五里路,只见柴大官人骑着马,背后牵着两匹空马前来迎接。宋江见了非常高兴,三人一同上马回到庄上。下了马,他们进入后堂继续饮酒。宋江兄弟俩从此就留在柴大官人庄上。
话分两头。有诗为证:
离别的愁绪悠长,路途漫漫,武松挺直腰杆,踏上景阳冈。
醉酒后打死山中猛虎,声名远扬,传遍四方。
且说武松自从和宋江分别之后,当晚就投宿在客店。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生火做饭吃了,付了房钱,收拾好包裹,提着梢棒,便踏上了路程。他心里想着:“江湖上都说及时雨宋公明名不虚传,今天结识了这样的好兄弟,也不枉此生。” 武松在路上走了几天,来到了阳谷县境内。这里距离县城还很远。当天中午时分,武松走得肚子又饿又渴,远远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门前挑着一面酒旗,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梢棒靠在一旁,喊道:“店家,快拿酒来喝。” 只见店主人拿来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地筛了一碗酒。武松端起碗,一饮而尽,大声叫道:“这酒可真有劲儿!店家,有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吗?给我来点下酒。” 店家说:“只有熟牛肉。” 武松说:“好,切二三斤来下酒。” 店家到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装在一个大盘子里端出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又筛了一碗酒。武松喝了一口,赞道:“好酒!” 店家又筛了一碗,等武松恰好喝完三碗酒,就不再筛了。武松敲着桌子喊道:“店家,怎么不来筛酒了?” 店家说:“客官要是还想吃肉,我可以再切些来。” 武松说:“我既要酒,也要肉。” 店家说:“肉可以再切给客官吃,但酒不能再添了。” 武松说:“这可奇怪了。” 便问店家:“你为什么不肯卖酒给我喝?” 店家说:“客官,您应该看到我门前的酒旗了吧,上面明明白白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问:“什么叫三碗不过冈?” 店家说:“我家的酒,虽然是乡村自酿的酒,但味道比陈年老酒还要醇厚。凡是来我店里喝了三碗酒的客人,就会喝醉,走不过前面的山冈。所以才叫‘三碗不过冈’。过往的客人到这里,一般只喝三碗,就不会再要酒了。” 武松笑着说:“原来是这样。可我已经喝了三碗,怎么没醉呢?” 店家说:“我这酒叫‘透瓶香’,也叫‘出门倒’。刚入口的时候,香醇可口,可过一会儿就会醉倒。” 武松说:“别胡说。我又不会不给你钱,再筛三碗来给我喝。” 店家见武松态度坚决,又筛了三碗酒。武松喝了后说:“这酒果然好!店家,我喝一碗,就给你一碗的钱,你只管筛酒。” 店家说:“客官,您别只顾着喝酒,这酒真的会把人醉倒,而且没有解药。” 武松说:“别瞎扯!就算你在酒里下了蒙汗药,我也能闻出来。” 店家被他说得没办法,只好又一连筛了三碗酒。武松说:“再切二斤熟牛肉来。” 店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筛了三碗酒。武松越喝越顺口,还想继续喝,便从身边拿出一些碎银子,喊道:“店家,你看看我这些银子,够不够付酒肉钱?” 店家看了看说:“足够了,还能找给您一些钱。” 武松说:“不用找钱,只管把酒筛来。” 店家说:“客官,您要是还想喝酒,还有五六碗呢,只怕您喝不了这么多。” 武松说:“就算有五六碗,你也全都筛来。” 店家说:“您这么高大的汉子,要是喝醉倒了,怎么扶得动您?” 武松回答道:“需要人扶的,不算好汉。” 店家实在不想再筛酒了。武松着急地说:“我又不是白吃白喝你的,别惹我发火,不然把你这店里的东西都砸个粉碎,把你这破店子都给翻过来!” 店家心想:“这家伙喝醉了,别招惹他。?_?Ee\{Z¥.?小@说_=网?%? ?追3最a;新[?章ˉ/?节??a” 于是又筛了六碗酒给武松喝。武松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