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算。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疆,他手下的军官,很多都来过京师,喜欢我使枪棒的人也不少,我何不逃到那里去投奔他们?那里正是用人的地方,足以安身立命。” 母子二人商量好了。母亲又说:“孩子,我们要是私自逃走,只怕门前那两个殿帅府派来服侍你的牌军知道了,就逃不掉了。” 王进说:“没事,母亲放心,我自有办法应付他们。”

当天晚上,天还没黑,王进先把张牌叫进来,吩咐道:“你先去吃点晚饭,我派你去办件事。” 张牌问:“教头让小人去哪里?” 王进说:“我因为前几天生病,许下了酸枣门外岳庙里的香愿,明天一早要去烧头炷香。你今晚先去,告诉庙祝,让他明天早点开门,等我去烧头炷香,还要准备三牲祭祀刘李王。你就在庙里歇着等我。” 张牌答应了,先去吃了晚饭,向王进请安后,就往庙里去了。

当夜,王进母子二人收拾好行李、衣服、细软和银两,打成一担包裹好;又准备了两个装草料的袋子,拴在马上。等到五更天,天色还没亮,王进叫醒李牌,吩咐道:“你拿着这些银子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些三牲煮熟,在那里等着。我买些纸烛,随后就来。” 李牌拿着银子去了庙里。王进自己去备好马,从后槽牵出来,把装草料的袋子搭在马上,用绳子牢牢拴好,牵到后门外,扶母亲上了马。家里的粗重物品都不要了,锁好前后门,挑着担子,跟在马后,趁着五更天还没亮,出了西华门,朝着延安府方向赶路。

再说那两个牌军买好祭祀用的供品煮熟后,在庙里一直等到巳牌时分,也不见王进过来。李牌心里着急,跑回家去找,却发现门锁着,四处打听,也没人见过王进母子。眼看到了傍晚,岳庙里的张牌也起了疑心,直接跑回家来,又和李牌找了一整个黄昏。天渐渐黑了,两人见王进当夜没回来,还不见了他老娘。第二天,两个牌军又去王进的亲戚家打听,也没找到人。他们担心受牵连,只好去殿帅府报告:“王教头抛弃家室逃走了,母子二人不知去向。” 高太尉听后大怒:“这贼配军竟然敢逃跑,看他能逃到哪里去!” 随即下令,发文到各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这两个牌军因为报告此事,免去了罪责,这里就不再多说。

王进母子二人自从离开东京,一路上免不了饥一顿饱一顿,渴了就喝水,晚上找地方住下,天亮就继续赶路,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天色将晚,王进挑着担子跟在母亲的马后,对母亲说:“老天可怜,我们母子俩总算是脱离了这如天罗地网般的困境。离延安府不远了,就算高太尉派人来抓我,也抓不到了。” 母子二人正高兴着,却在赶路时错过了住宿的地方。走了一整晚,也没遇到一个村庄,不知道该去哪里投宿。正在发愁的时候,只见远处林子里透出一道灯光。王进看到后说:“太好了!不管怎样,去那里求求情,借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走。”

于是,他们转身走进林子里。一看,原来是一座大庄院,四周都是土墙,墙外有二三百株大柳树。这庄院的景象是这样的:前面通着官道,后面靠着溪冈。四周杨柳绿荫浓密,四下里高大的松树郁郁葱葱,仿佛被染过一般。草堂高高建起,布局遵循五运山庄的规制;亭馆低矮轩敞,依着山水而造。屋角处牛羊满地,打麦场上鹅鸭成群。田园广阔,有上千个佣工和庄客;家眷气派,女使和儿童多得数不清。真可谓是:家有馀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王进来到庄前,敲了很久的门,才出来一个庄客。王进放下担子,向他行礼。庄客问:“来我们庄上有什么事?” 王进回答:“实不相瞒,我和母亲两人赶路,错过了旅店。走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在贵庄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便走,会按惯例支付房钱。希望您能行个方便。” 庄客说:“既然这样,你先等一下,我去问问庄主太公,他要是同意,你们就可以住下。” 王进又说:“大哥,麻烦您了。”

庄客进去了好一会儿,出来说:“庄主太公让你们两个进去。” 王进请母亲下了马。他挑着担子,牵着马,跟着庄客来到里面的打麦场,放下担子,把马拴在柳树上。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母子二人径直来到草堂拜见太公。

这太公年近六十,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脚穿熟皮靴。王进见了便行礼,太公连忙说:“客人别拜,快请起来。你们是赶路的人,一路辛苦,饱受风霜,先坐一坐。” 王进母子行礼后,都坐了下来。太公问:“你们从哪里来?怎么这么晚才到这里?” 王进回答:“小人姓张,原本是京师人,如今折损了本钱,没办法谋生,想去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