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手。臣愿以全家老小的性命作保,举荐一人,此人定能退蜀兵。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曹睿说道:“你乃朝廷元老重臣,既有贤能之士可退蜀兵,快举荐来为朕分忧。” 钟繇奏道:“此前,诸葛亮欲兴兵犯境,只因惧怕此人,故而散布流言,使陛下对其产生怀疑并将其免职,这才敢长驱直入。如今若重新任用此人,诸葛亮自会退兵。” 曹睿忙问:“此人是谁?” 钟繇答:“乃骠骑大将军司马懿。” 曹睿叹息道:“此事朕亦追悔莫及。如今仲达身在何处?” 钟繇回道:“近日听闻仲达在宛城赋闲。” 曹睿随即降诏,派遣使者持符节,恢复司马懿的官职,加封为平西都督,命他即刻调集南阳各路军马,赶赴长安。曹睿还决定御驾亲征,并命令司马懿限期赶到长安会合。使者领命,连夜快马朝着宛城奔去。

自从出师北伐以来,孔明屡战屡胜,心中十分欣喜。此时,他正在祁山寨中召集众将商议军务,忽然接到报告,镇守永安宫的李严派儿子李丰前来求见。孔明以为是东吴侵犯边境,心中颇为惊疑,赶忙将李丰唤入帐中询问。李丰说道:“我是特意来向丞相报喜的。” 孔明问道:“有什么喜事?” 李丰回答:“从前孟达投降魏国,实是迫不得已。当时曹丕赏识他的才能,时常赏赐他骏马、金珠,还曾与他同车出行,封他为散骑常侍,兼任新城太守,让他镇守上庸、金城等地,委以西南方面的重任。曹丕死后,曹睿即位,朝中许多人嫉妒孟达,他日夜感到不安,常常对众将说:‘我本是蜀国将领,只是形势所迫才到了这里。’如今他多次派心腹之人送信给我父亲,让父亲早晚代他向丞相禀报:之前魏国五路大军进攻西川的时候,他就有反正的想法;如今在新城,听说丞相北伐魏国,他打算发动金城、新城、上庸三处的军马,在当地起事,直接进攻洛阳;丞相攻取长安,这样两京就可以平定了。现在我把他派来的人和多次送来的书信呈给丞相。” 孔明听后非常高兴,重重地赏赐了李丰等人。

这时,侦察兵突然来报:“魏主曹睿,一方面御驾前往长安;另一方面下诏恢复司马懿的官职,加封他为平西都督,让他调动当地的兵马,在长安会合。” 孔明听闻,大为震惊。参军马谡说道:“曹睿有什么可惧怕的!他若来长安,我们正好将他擒获。丞相为何如此惊讶?” 孔明说:“我哪里是惧怕曹睿?我所担忧的只有司马懿一人罢了。如今孟达想要举兵起事,如果遇上司马懿,事情必定会失败。孟达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一定会被他擒获。孟达若死,想要夺取中原就更难了。” 马谡说:“为何不赶紧写信,让孟达多加提防?” 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即写了封信,让来人连夜送回给孟达。

再说孟达在新城,一心盼望着心腹之人带回消息。一天,心腹之人回来了,将孔明的回信呈上。孟达拆开信封阅读,信的大致内容是:“近来收到你的来信,足以知晓你忠义之心,不忘旧情,我感到十分欣慰。倘若能够成就大事,那么你就是汉朝中兴的第一功臣。然而,此事极其需要谨慎保密,不可轻易托付他人。务必小心!千万警戒!最近听说曹睿又下诏让司马懿调动宛城、洛阳的兵马,倘若他得知你举兵起事,必定会率先赶到。你必须做好万全的防备,切不可掉以轻心。” 孟达看完信后,笑着说:“人们都说孔明心思缜密,如今看这件事就知道了。” 于是写了回信,让心腹之人带给孔明。孔明将此人唤入帐中,接过回信。孔明拆开信封查看,信中写道:“刚刚承蒙您的指教,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我私下认为司马懿的事情,不必担忧:宛城距离洛阳大约八百里,到新城有一千二百里。如果司马懿得知我举兵起事,必定要上表奏明魏主。一来一回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那时我的城池已经坚固,众将和三军都处于深险之地。司马懿即便来了,我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丞相尽管放宽心,只等我的捷报吧!”

孔明看完信后,将信扔在地上,跺脚说道:“孟达必定会死在司马懿的手中!” 马谡问道:“丞相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明解释道:“兵法上说,要攻打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击。怎么能按照一个月的期限来估量呢?曹睿既然委任了司马懿,一旦遇到贼寇就会让他立即铲除,哪里还会等待奏报呢?如果知道孟达造反,不出十日,司马懿的兵马必定会赶到,孟达哪里还有应对的机会呢?” 众将听后,都对孔明的分析十分佩服。孔明急忙让来人回去转告孟达:“如果还没有起事,千万不要让参与此事的人知道消息;一旦泄露,必定会失败。” 来人拜别孔明,返回新城。

司马懿在宛城赋闲,听说魏国军队屡次被蜀军击败,不禁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