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随后就率领大军出发。

孙坚有四个儿子,都是吴夫人所生:大儿子叫孙策,字伯符;二儿子叫孙权,字仲谋;三儿子叫孙翊,字叔弼;四儿子叫孙匡,字季佐。吴夫人的妹妹是孙坚的次妻,也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孙朗,字早安;女儿叫孙仁。孙坚还收养了俞氏的一个儿子,名叫孙韶,字公礼。孙坚有个弟弟叫孙静,字幼台。孙坚出征前,孙静带着众子在马前叩拜,劝谏道:“如今董卓独揽大权,天子懦弱,天下大乱,各方势力割据一方,江东地区刚刚安宁一些。因为一点小仇就兴兵讨伐,不太合适。希望兄长仔细考虑。”孙坚说:“弟弟别再多说了。我要纵横天下,有仇怎么能不报!”长子孙策说:“如果父亲一定要去,儿子愿意一同前往。”孙坚答应了,于是和孙策登船,杀向樊城。

黄祖在江边埋伏了弓弩手,看到船靠岸,就万箭齐发。孙坚命令各军不要轻举妄动,都伏在船中来回引诱敌军。就这样一连三天,船数十次靠岸。黄祖的军队只顾放箭,箭很快就射光了,而孙坚收集船上被射中的箭,大约有十几万支。当天正好顺风,孙坚命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的敌军抵挡不住,只好后退。孙坚的军队登岸后,程普、黄盖分兵两路,直取黄祖的营寨,背后韩当驱兵大举进攻。三面夹攻之下,黄祖大败,放弃樊城,逃进邓城。孙坚命令黄盖守住船只,亲自统兵追击。黄祖率军出城迎战,在野外布阵,孙坚也列好阵势,骑马出现在门旗之下。孙策也全身披挂,挺枪立马站在父亲身旁。黄祖带着两员将领出马,一个是江夏的张虎,一个是襄阳的陈生。黄祖扬鞭大骂:“江东的鼠贼,怎敢侵犯汉室宗亲的地界!”便让张虎挑战,孙坚阵营里韩当出阵迎战。两匹马交错,战了三十多个回合,陈生见张虎体力不支,飞马前来相助。孙策望见,按住手中的枪,拉弓搭箭,正好射中陈生的面门,陈生应声落马。张虎见陈生坠地,吃了一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削去半个脑袋。程普纵马直冲向阵前捉拿黄祖,黄祖丢掉头盔和战马,混在步兵中逃命。孙坚乘胜掩杀败军,一直追到汉水,命令黄盖把船只开进汉江停泊。

黄祖聚集败军去见刘表,详细诉说孙坚势不可当。刘表惊慌地请来蒯良商议,蒯良说:“如今刚打了败仗,士兵们没有斗志。只能深挖战壕、高筑壁垒,避开敌军锋芒,同时暗中派人向袁绍求救,这样围困自然就能解除。”蔡瑁说:“子柔的话,简直是笨拙的计策。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就快到战壕边了,怎么能束手待毙呢!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愿意请求出城一战。”刘表同意了。蔡瑁率领一万多兵马,出襄阳城,在岘山布阵。孙坚带着得胜的军队长驱直入,蔡瑁出阵迎战。孙坚说:“这个人是刘表后妻的哥哥,谁能为我把他擒住?”程普挺铁脊矛出阵,与蔡瑁交战,不到几个回合,蔡瑁就败逃了。孙坚驱使大军追杀,杀得敌军尸横遍野,蔡瑁逃进襄阳城。蒯良说蔡瑁不听自己的良策,才导致大败,按照军法应当斩首。刘表因为刚娶了蔡瑁的妹妹,不忍心对他施刑。

孙坚分兵四面,围住襄阳城攻打。忽然有一天,狂风骤起,把中军的“帅”字旗竿吹折了,韩当说:“这可不是好兆头,我们可以暂时班师回朝。”孙坚说:“我们屡战屡胜,攻下襄阳就在眼前,怎么能因为风把旗竿吹折了,就立刻退兵呢!”于是不听韩当的建议,攻城更加急迫。蒯良对刘表说:“我夜里观察天象,发现有一颗将星即将坠落。按照分野来推测,应当应验在孙坚身上。主公可以赶紧写信给袁绍,请求他的帮助。”刘表写信,问谁敢突围出去送信,健将吕公应声愿意前往。蒯良说:“你既然敢去,那就听我的计策。给你五百兵马,多带些擅长射箭的人冲出阵去,直奔岘山。敌军肯定会带兵追赶,你分一百人上山,准备好石子,一百人拿着弓弩埋伏在树林里。只要有追兵到了,不要直接逃跑,要迂回曲折地把他们引到埋伏的地方,然后箭石齐发。如果取胜,就放起连珠号炮,城中就出兵接应。如果没有追兵,就不要放炮,加速赶路。今晚月亮不太明亮,黄昏的时候就可以出城。”吕公领了计策,整顿好军马。黄昏时分,悄悄打开东门,带兵出城。

孙坚在营帐中,忽然听到喊声,急忙上马,带着三十多个骑兵出营查看。军士报告说:“有一彪人马杀了出来,朝岘山方向去了。”孙坚没召集众将,只带着三十多个骑兵就追了上去。吕公已经在山林复杂的地方设下了上下埋伏。孙坚的马跑得快,独自一马在前,眼看就要追上敌军前队,孙坚大喊:“别跑!”吕公勒回马来与孙坚交战。只打了一个回合,吕公便逃走,闪进山路。孙坚随后追进山里,却不见了吕公。孙坚正要上山,忽然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