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最后这封圣旨终究还是出现了吗?
可为何,老夫却满心不甘!”
李清风虽这般说着,却终究没有将这封圣旨狠狠摔在地上。
他虽有此念,但李家祠堂内诸多先祖牌位,正需要这么一封圣旨,方能让天地间众人知晓李家的清白。 作为李家第三十代传人双。
他不能任性.
“王都之内,你李府已被收拾干净,等你有空时可自行前去查看。。
之前被毁的众多牌位也早已恢复原样。”
楚秀说道。
李清风将这份圣旨揣入怀中,并未放入储物戒指。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
声音仍带着些许沙哑,但整体情绪已恢复平静。
“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皇室颜面受损,自然需要有所交换。
陛下想要什么?”
李清风问道。
之前,李清风或许还对大理王朝抱有期待,但如今他已不再年轻,没了少年人的冲劲,也看透了世间之事,不再天 真。
楚秀微微沉默后,开口道:“没有。”
李清风眼神一凝。
楚秀默然不语。
李清风心里大概明白了,这付出虽无形无物,但却真实存在。
“陛下这份心意,我李清风领了。
317 他想要做的事,我会成全。
不过,我这糟老头子如今在徒弟身边还能有几分分量,怕是连我自己都不清楚。
希望陛下和皇室的老祖宗们,别对我这个废人抱有太大期望。”
李清风大声说着,宣泄着内心复杂的情感。
“陛下不会怪罪于你的。”
楚秀再次说道。
李清风摇了摇头,对此已不感兴趣。
他身影化作一道流光,直接冲出偌大的皇室供奉所,彻底消失不见。
“皇室对这事的处理,似乎有些冷淡。”
良久过后, 一旁的墨笙微微开口。
楚秀摇了摇头,“陛下做事不会错的。
你不了解陛下。
他可是能将大理王朝从衰落带至开国兴军的圣明天子。
李家昔日虽有忠贤之名,但在边关大城之战时,确实打了败仗。
有功则赏,有过当罚。
李家三代忠烈之名,在那之前的数百年间,难道没得到过半分好处?
天下众人无不称赞,这便是陛下给予的恩赏。
若没有陛下的旨意,这天下之内,何人能知晓李家?
李清风心中也明白这一切,所以才痛快应下此事。
人心自有一杆秤,王朝能历经多年不倒,或许无法将这碗水彻底端平,但绝对能让多数人心服口服。
这才是帝王的平衡之道。
平衡的不仅是各个派系之间的利益,还有规矩。
天圆地方,有规矩才能服人心,这是大势力稳固的根源。”
楚秀身为皇室供奉处的副供奉,许多旁人看不明白的道理。
他却能一语道破本质。
这一番话下来。
墨笙刚才对皇室或许还存有的几分埋怨之意,此刻已化为久久的沉默。
“该给的东西给了,那么该罚的东西也理应处罚。
李家昔日被诛三族,是因李家有人叛国,与上水王朝有十数年书信往来,证据确凿后,李家才获此罪罚。
即便如此,最后还(chaj)是留下了一脉血脉。
陛下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墨笙感慨道。
一离开皇室供奉所,李清风回到那偏僻小院。
此时,剑网通讯传来消息。
李清风看了看通讯内容,哭笑不得,眼中闪过一丝惆怅。
昔日他收陈哲为徒时,从未想过自家徒弟有朝一日能帮他这么多。
当初收下陈哲,不过是不想让李家传承下来的家传功法“清风剑诀”在他这一代断绝,万没想到今日陈哲会给他这个 糟老头子带来天大的惊喜。
“造化之境嘛,那便收下你这份额外的孝敬又如何?”
李清风在院落内站了半晌,随后将那封圣旨恭恭敬敬地送回李家祠堂。
他召回李府的管家及昔日众多老仆人。
“老爷。”
管家恭敬开口。
“好了,刘伯。”
“李家能重新振兴起来就不错了,我心头的执念也已放下。
往后,还是要多照看照看李家。
想来李家旁支之人听到此风声,也会陆续赶来。”
“是,老爷。”
刘伯再次点头应声。
李清风将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