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迟迟未归。
当此之时,凌怀斌自然一马当先,义不容辞。
若是这支队伍寻得出路,他自当折返回来,带洞中人马一起闯出去;若是这支队伍寻了一条死路,也定要看见他们的尸体。
凌怀斌率领自己的队伍走出山洞,备足了可以驱赶毒虫的热泉水,沿着尚未归来的那支小队留下的标记,一路追寻而去。
追踪许久,凌怀斌忽然意识到,这条路线,竟是通往孩童啼哭之声的路径。
因为随着他步步深入,那啼哭之声已经不再影影绰绰,而是愈发的响亮,仿佛近在耳旁。
蓦的,远方一座隐藏在雨林深处的城寨突兀地出现在凌怀斌的眼中。
他伸手拦住部下,示意噤声,并带领众人悄无声息地摸到寨前,暗中观察情况。
这坐落在雨林深处的寨子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寨中之人皆披发,戴着狰狞鬼面,穿着绣满毒虫的白衣。
寨前牌匾,写着“百毒门”三个大字。
凌怀斌的目光向寨子深处望去,却看到一幅极为恐怖的场景。
只见寨子正中,挖掘出一处布满石雕鬼面的低地,中央则是一座高台,台上亦有一根石柱,一条巨大的青蟒盘踞在高台之上。
高台下,竟有无数蛇虫鼠蚁互相噬咬,血腥至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低地中的每一根石柱之上,都绑着一个孩子,作为培养蛊毒的器皿。
孩子们的脚下,蛇虫盘桓。
由于蛊毒的影响,这些孩子们大都身体异常,形如怪物,十分可怕;还有一部分孩子,承受不了凶狠的蛊毒,便被蛇虫当做食物,噬咬的肠穿肚烂,不见人形。
凌怀斌终于明白了。
那些孩子悲惨的啼哭,竟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凌怀斌正欲离开,向洞中留守的士兵们说明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可刚准备离开,却见那些鬼面人正押解探路被抓的几个士兵,在一个手持鬼面拐杖的长须老者指挥下,将他们尽数推下那布满蛇虫的低地。
眼见同袍蒙难,凌怀斌岂能坐视不理?
关键时刻,凌怀斌挺身而出,杀入寨中。
凌怀斌手下九人,都是精挑细选、身怀绝技的百战精兵,追随凌怀斌闯入敌寨,那些鬼面人虽想阻拦,又岂是对手?
不一会儿,凌怀斌等人便搅得寨中一片大乱,并趁机救下了探路士兵。
身处敌营,不宜恋战,救人之后,凌怀斌准备迅速撤离。
可就在凌怀斌等人准备撤离之际,竟有数不清的毒蛇巨蜂从山林中一涌而出,挡住去路,让一行人陷入腹背受敌的窘迫境地。
那些毒蛇巨蜂好生难缠,好似为人所驾驭一般,只是朝着凌怀斌等人扑咬,对寨中鬼面人视而不见。
慌乱之中,某个部下一个愣神儿,乱了章法,几乎要被突然窜出来的毒蛇咬伤。
凌怀斌眼疾手快,当即飞剑刺中毒蛇,也失了手中武器。
屋漏偏逢连夜雨,凌怀斌尚未捡回宝剑,便感到小腿一阵剧痛,被毒蛇结结实实叮了一口。
凌怀斌当机立断,见人员集中起来难以突围,便命令队伍四散而去,分别突围,在山洞汇合。
于是乎,众人各显神通,分散突围。
寨子里的鬼面人见状,一时迷惘,不知该往何处追,片刻犹疑之间,包围圈竟硬是被撕开了几条口子。
虽折损了几个弟兄,却也冲出去不少人。
凌怀斌没有逃出去。
他本想发力,却感到腿上一阵麻痹,知道蛇毒发作,走不得远路,只好就近寻了一处房屋,趁人不备纵身跳入,想先藏匿在此,另作图谋。
不料凌怀斌刚刚跳入房中,却蓦的发现屋中有一个女子,正凝视窗外,眼中居然散发着淡淡绿光。
凌怀斌反应极快,为防止女子呼叫,当即纵身将她压在身下,捂住口鼻,掐住脖子,示意她不要出声。
他看着这女子的脸,一时愣怔。
却见她生的清冷俊秀,竟毫无惊恐之色,眼中的绿光也渐渐褪为黑色,与寻常女子无异。
凌怀斌本打算将之制服,询问情报,不料偏偏此刻蛇毒发作,眼前一黑,人事不省。
再说逃出去的部下,虽摆脱了鬼面人,却仍面临着蛇虫的追杀。
正在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