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从出世以来,这是第一次遭遇如此莫大的危机。
毕竟王凌的战略部署,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这老家伙,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不是被司马懿曾经不费吹灰之力就彻底收拾掉的人物么?为什么换做如今,竟会出乎意料的如此强悍?”
对此,李牧也是头疼得厉害。
毕竟自己率军,好不容易出其不意的翻越大漠。尤其还是趁着最危险的风季,沿途可谓九死一生。本想着成功袭取并州的河西郡,自己就能有了立足点。
借此率军一路高歌猛进,便可将并州收入麾下。
万没想到,居然碰上王凌这样的对手。
关键是,历史中的王凌,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就很快选择了造反。然而最终的命运,却被司马懿很快平定。如今换做自己,竟是变成类似这样一根难啃的骨头。
细加思隼,李牧明白了。
历史中的王凌,虽然被司马懿成功平定。然而即便是那老谋诡诈的司马懿,也没有和王凌正面硬刚交锋。
况且,历史中的王凌,造反的地方还是在寿春。
那里不是他的故乡,纵有威望,亦是不稳。反观如今,王凌被夏侯玄册封并州牧,完全是在他的老家本土。无论声望还是其他,全都不是历史中他在寿春造反时候可比。
借助他太原王家以及魏国并州牧的影响力,自己被他彻底拿捏。
加之并州原本多山,地理极为复杂。自己纵然偷渡河西,抢占了先机。可长此以往,又岂是在并州根深蒂固的王凌对手。
在这里,自己的用兵,面对本土作战的王凌发挥不出半点优势。
更有甚者,太原王家基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悉数收缴整个河西郡的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地士家,在王凌的鼓动之下,根本不支持自己。
军队的补给问题,成为最大弊端所在。而一旦自己对当地士家强行动武,王凌很快就能施以反扑。
届时内外遭困,反为拖累。
故此如今的自己,对当地士家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难不成,我大军一路艰难走来。今番真的就只能迫于形势,选择退兵了么?”
对此,李牧扼腕苦叹。
尽管心有不甘,但此时的他无有进图,或许真的也就只有切合时宜选择退兵一条道路可寻。
毕竟一旦军中断粮,那结果可就彻底完了。
“没办法,先暂且退了吧。”
李牧决议,还未等发出将令。
不想就在此时,军中斥候,突然飞跑进了帅帐。此时,他手持两份奏疏,恭敬呈递到了李牧的手中。
李牧原本心中烦闷,只是下意识展开来看。
然而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他原本极度黯然的眸子,便瞬间再度亮起璀璨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