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只是小范围改良庄子里的农具,也需要铁矿石,长安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弄一些,但还是让人去找马向远。¢p,o?m_o\z/h-a′i·.?c~o^m.
当时马向远只是简单的问了问用途,听说是公主想改进犁头,很爽快的就给送到了庄子里,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不相信这个理由的,有那么一瞬,他甚至还在想,公主这是打算圈钱,了,是来试探他的。
只是这种忐忑不安的日子,并没有让他煎熬太久,春耕的事情才开始忙碌,公主就派人来送信,邀他去田间地头转一转。
从城里往庄子走的这一路上,马向远的心思百转千回,想了许多种可能,也许是公主要清算那些大族,也许是公主要问罪于他,但怎么也没料到,居然是真的站在了田间地头,看着庄户们耕种。
马向远心情澎湃的看着那些新农具,听着庄户们的欢呼,眼里也渐渐有了泪意。
马向远真心实意道;“公主仁善,是熙州百姓之大福。”
长安:“当然也离不开马大人的支持。”
马向远谦虚着推辞,“下官分内之事,不敢妄领功劳。”
长安:“你也看到这些农具了,除了犁头需要用少量的铁矿重铸,其余的都耗费不了什么,但是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
“缩短了耕种的时间,节约了人力和畜力,种子也省下了那么多。.k?a\n′s¨h+u\w_u~.?o′r*g\”
“马大人,这还只是一个庄子,要是全熙州都用上了呢?”
马向远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样的场景,康庄大道似乎己经铺到了熙州的面前。
他郑重的行了礼,“熙州上下,必将感念公主恩德!”
长安:“风大了,咱们进院子吧,也尝尝这里的农家菜。”
马向远:“是下官有口福了。”
衙门里送来了庄子的地契后,长安来转了一圈,就让人将原来的院子推倒了,新建的小院子并不华丽,几间正房,两间厨房,外加一个大大的庭院,院子里架着一个凉亭,亭子里摆上了桌椅,自有一番野趣。
长安和马向远落座后,浮云就摆上了酒壶和杯盏。
长安示意马向远尝尝,“这酒,还是离京之时,宫里的大伴给送来的,说是远行在外,想家时好歹有个排解之物。”
马向远诚惶诚恐:“这御赐之物,下官怎敢.......”
“马大人,”长安打断道:“等到年底时,将今年的收成和税收报上去,哪怕不能得见天颜,也肯定少不了赏赐的。”
马向远:“下官必将竭尽全力,做好农耕之事。”
长安:“你也看到了于道清和汪云英的才能,让二人去衙门协助吧,流程都熟悉了,也好早日让熙州的百姓们都用上新农具。~g,g.d!b`o`o`k\.¢n*e_t^”
马向远会意:“推广新农具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衙门会设立专门的有司,再设劝农使之职,共同推进农具的使用。”
长安面上的笑意更甚,“农具的改良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推广下去。”
马向远:“是,农具紧俏,也金贵,要做到家家户户都有的用,才能做好春耕。”
对很多农户来讲,农具就是家里最贵重的物件,有些贫穷的,甚至一家子才有一个锄头,牲畜更是少见。
以往春耕的时候,都是各凭本事赶时间,相互拆借也好,去租赁也好,农户们都会各自想办法,就算耕种时间和收成上有差距,那也只能认了。
但是一旦官府介入了,开始推广新农具,那没有农具的,或者是农具少的农户,再被落下了,不赶趟,难保不会心生怨言。
而且衙门上下,不是当官的一个人说了就行,给全州的农户改良农具,他可以动动嘴皮子,但真正做事的还要依赖基层官员官和衙役们,口空白呀的吩咐下去如此繁琐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且执行到位的。
马向远担心的也是这个,有时候,不做就不会错,做了还会有风险,除非是衙门承担了所有的农具改良花费,那就真的是赌上了他的官帽。
马向远:“各地衙门都有储备的农具,加班加点的忙上几日,先弄出来犁头,踏犁和三角耧车的改良速度也会很快,州府可以先拨钱,不会让衙役们白费功夫操劳的。”
长安:“至于农户们,有农具的,就带着农具去衙门一起改良,衙门提供材料和工具,无需花费银钱。”
“农具破旧不堪,无法再使用的,就将旧农具抵给衙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