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那些下人说得不错,或许再过不久她就有孙子孙女了。
何嬷嬷进来时见她如此神情,严肃的脸上柔和下来,“看起来太太很满意咱们这位侧夫人。”
大太太不置可否。
沉吟半晌她道:“眼神清明,进退有度,模样也好,倒是我先前想岔了,先入为主了。”
何嬷嬷:“咱们侯爷一向重规矩,如今能亲自给侧夫人提位份,想来也是极为喜爱的。”
大太太:“虽是庶女,气度谈吐却不输她姐姐,聪明,但不耍滑,己是难得。”
这评价如此高,何嬷嬷有些意外。
“以后再有那些乱嚼舌根的,便抓了打几顿板子,发卖出去。”大太太吩咐,眼中充斥着冷意。
何嬷嬷:“奴婢明白。”
-
“方才你同母亲聊了什么?”出了荣寿堂,谢循询问。
檀音挑了几件说,未提起那块无字牌位,末了她道:“侯爷放心,母亲没有为难妾身,而且对妾身的印象应是不错的。”
谢循眉梢微挑:“你倒是自信。”
檀音哼了声,神情有些得意,“太太都让妾身喊她母亲了,这还不算吗?”
“太太还让妾身为她抄经书。”
谢循轻笑:“让你抄书还能这么高兴,看来是很喜欢抄书了。”
檀音:“当然不喜欢!只是妾身以前每月都会抄写经书送去普华寺,因而抄书对妾身来说再简单不过。”
“为何?”谢循疑惑。
知晓他问的是什么,檀音思考了下说:“因为普华寺的素斋美味,妾身以前很喜欢,便经常去。”
“但寺里不收妾身的银钱,于是妾身便每月抄写一本经书送去,以示感激。”
檀音也可以提供香油钱,不过她那时穷,所以不舍得,就只能亲自抄写经书来表示她的诚心。
大掌落在她头顶,若有似无地揉了揉,谢循眉眼低垂,遮住了眸中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