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尽速妥善安置,然后便是开始围绕着寺湖村开始修筑防御阵地。
寺湖村位于丹朱岭一处山隘口之间,正面是高平县方向、背面是潞安府方向,左右两边则是丹朱岭高耸的山峰。
两条连绵的山脉正好夹着横截面约两里的寺湖村。
所以这两里的距离,便是北归潞安府的博和托部的生死通道,同时也是孔庆元部要死死扼守住的地方。
当然,博和托部也可以选择从别的山隘口通过,毕竟连绵几十里的丹朱岭,不可能只有这一处山隘口。
但这一处是最宽敞、最好走、离潞安府最近的一条,所以计划从这里过的北归大军是最多的,足足有将近八万人!
博和托一共选了十七八万的军队北返,留了五六万跟赖幕布驻守高平县。
其中有五万多是从西北方向、走赵庄那条线,剩余的十三万中,有近八万人走的是孔庆元防守的寺湖村。
“报!”
一名侦察骑兵飞速奔驰而来,在孔庆元的面前滚鞍下马。
“启禀师座:”
“十里外发现大股清军,预计人数在五千左右,但只是先头部队,后方还有更多的清军正快速赶来,数量不会低于五万,请师座早做应对。”
侦察骑兵带回来北归清军即将到达的消息。
“来的好!”
“虽然比咱们预想的要快一些,但也给我们七八天的时间来布置防御阵地了,如今阵地大成,这五万敌军,一个也别想过去!”
“常将军,我部没有大炮,所以接下来必定是一场苦战,咱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孔庆元一拍马鞍,战意蓬勃的对着这名来援的骑兵将领说道。
这是孔庆元迎来的第一批援军,据说是李都督专程派来的增援的,是李都督手上所剩无几的机动力量了。
由此可见李都督对此战的重视和支持。
士为知己者死,不说军功什么的了,就冲李都督的这份重视和支持,他孔庆元就得在阵地上钉死了,一名清狗都不会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