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勇,增强实力。待时机成熟,再与各方势力一较高下。”
黄盖(字公覆)也点头道:“末将愿率三千精兵,为大军开路!”
“好!” 孙坚一拍桌案,“就依你们所言,即刻进军庐江!”
与此同时,荆州襄阳城内,刘表正端坐在书房内,望着墙上的地图,眉头紧皱。烛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地图上,忽明忽暗。
“主公,孙坚己率军东撤,似有攻打庐江之意。” 一名谋士进言道。
刘表轻轻叹了口气:“孙坚此子,果然不好对付。若让他占据庐江,无异于在我荆州东门安下一颗钉子。传令下去,让黄祖率五千兵马,密切监视孙坚的动向,若有机会,可趁其立足未稳,予以痛击。不过,切不可贸然行事,以免引火烧身。”
“诺!” 谋士领命而去。
另一边,虎牢关下,吕布骑着赤兔马,望着关楼上飘扬的军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后,是数千西凉残部,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温侯,虎牢关易守难攻,我们就这样强攻,恐怕伤亡惨重。” 谋士陈宫劝说道。
吕布不屑地哼了一声:“陈宫,你何时变得如此胆小?我吕布纵横天下,岂会被这小小虎牢关挡住去路?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军攻城!”
陈宫无奈地摇了摇头,退了下去。他知道,此时的吕布,早己被野心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劝诫。
次日清晨,虎牢关下,战鼓震天。吕布手持方天画戟,一马当先,率领着西凉军向关城冲去。关楼上,守将李肃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心中不禁有些发怵。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守卫虎牢关的重任,绝不能退缩。
“放箭!放箭!” 李肃大声喊道。
霎时间,箭如雨下,射向冲在最前面的西凉军。惨叫声此起彼伏,西凉军的攻势稍稍受阻。但吕布却毫不畏惧,挥舞着方天画戟,将射来的箭矢纷纷挡开。在他的带领下,西凉军很快便冲到了关下,开始架起云梯,向上攀爬。
就在虎牢关激战正酣之时,袁术己到达宛城。他与张绣在城中大摆宴席,表面上觥筹交错,相谈甚欢,实则各怀鬼胎。
“袁公路(袁术字公路),不知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张绣放下酒杯,开门见山地问道。
袁术哈哈一笑:“张将军快人快语,我也就不绕圈子了。如今孙坚、吕布、刘表三方势力蠢蠢欲动,我想与将军结盟,共同对抗他们,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张绣沉思片刻:“那结盟之后,我们该如何行事?利益又该如何分配?”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待我们击败孙坚、吕布、刘表后,天下之地,我们二人平分!至于眼下,我们可先出兵截断孙坚的退路,让他腹背受敌,必能将其一举歼灭!孙坚一除,吕布和刘表便不足为惧。”
张绣心中一动,但还是有些疑虑:“此事事关重大,容我再考虑考虑。”
袁术也不着急,端起酒杯,悠然说道:“好,张某(张绣)尽管考虑,我在宛城静候佳音。”
而此时的孙坚,正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庐江进发。一路上,虽然没有遇到袁术和刘表的阻拦,但他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知道,越是平静,就越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在前方等着他们。
终于,经过几日的行军,孙坚的大军来到了庐江城外。此时的庐江城,城门紧闭,城楼上站满了士兵,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将军,陆康己做好防备,我们该如何是好?” 程普问道。
孙坚望着庐江城,眼神坚定:“派人去城下喊话,就说我孙坚此来,并无恶意,只是想借庐江一地暂作休整。若陆康识相,主动献城,我必保他和城中百姓周全;若不然,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来到城下,大声喊道:“城上听着,我家孙将军有令,速叫陆康出来答话!”
城楼上,陆康缓缓走出。他望着城下的孙坚大军,心中满是忧虑。但他生性正首,宁死也不愿不战而降。
“孙坚,你我素无恩怨,为何要兵临城下?” 陆康大声问道。
孙坚朗声道:“陆太守,当今乱世,群雄并起。我孙坚胸怀大志,欲匡扶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庐江乃战略要地,我若以此为根基,必能更快实现这一目标。只要太守主动献城,我保证不伤害城中一草一木,太守也可继续在我军中任职,为百姓谋福祉。”
陆康冷哼一声:“休要巧言令色!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我陆康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也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