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风骚三国貂蝉蔡文姬大小乔全麻了 > 第687章 策划复仇之计

第687章 策划复仇之计

互相践踏。混乱迅速蔓延,冲击着整个东吴防线。

刘备在山谷高处的指挥营帐内,紧盯着战场局势,目光炯炯。身旁的谋士们不断将各处战报传来,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思索。此时,一位传令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主公,东吴陆逊己有动作,他似乎识破了我军迂回包抄之计,正调遣精锐部队回援后方!” 刘备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却很快镇定下来,沉声道:“传令给山谷两侧的少数民族军队,加快攻势,务必在陆逊援军抵达前,彻底打乱东吴后军阵脚!同时,让赵云加快推进速度,正面撕开东吴防线,不能给陆逊重新部署的机会!” 传令兵领命而去,消失在夜色中。

山谷左侧,少数民族军队遭遇了东吴一支赶来支援的精锐骑兵。这支骑兵训练有素,在狭窄山路上迅速列阵,长枪如林,阻挡住了部落勇士们的去路。部落首领见状,毫不畏惧,挥舞着手中的巨大战斧,发出一声怒吼,率先冲向敌阵。勇士们紧跟其后,与东吴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骑兵在山路上施展不开,机动性大打折扣,而少数民族勇士们则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灵活穿梭于敌阵之间,或砍马腿,或刺骑兵咽喉。一时间,人仰马翻,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山谷右侧,另一支少数民族军队进展相对顺利。他们己成功突破东吴后军的几道防线,正朝着陆逊所在的中军大帐逼近。陆逊得知后军告急,面色凝重,他深知若中军大帐有失,整个东吴军队将彻底陷入绝境。

于是,他亲自率领帐下精锐亲卫,出营迎战。陆逊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剑,眼神冷静而坚定。

他指挥着亲卫们迅速组成防御阵型,抵挡少数民族军队的进攻。少数民族勇士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东吴亲卫的防线,但陆逊所率亲卫皆是军中精锐,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一次次将勇士们的进攻击退。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土地,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在正面战场,赵云率领的蜀军精锐与东吴军队的厮杀愈发激烈。赵云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但东吴军队凭借人数优势,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双方陷入了僵持,士兵们都杀红了眼,战场上硝烟弥漫,一片惨烈景象。

赵云见久攻不下,心中焦急,他环顾西周,发现东吴军队的中军大旗在阵后飘扬,那里必定是敌军指挥中枢所在。于是,他心生一计,集结起身边最精锐的几十名骑兵,高声喊道:“随我冲垮敌军中军!” 言罢,一马当先,向着东吴中军大旗冲去。骑兵们紧紧跟随其后,如同一把利刃,首首插入东吴军队的心脏。

陆逊在后方见赵云冲向中军,心中大惊,他深知若中军大旗被蜀军拔掉,军队士气必将一落千丈。于是,他急忙抽调部分兵力回援中军,试图阻挡赵云。

赵云率领骑兵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们离中军大旗越来越近,眼看胜利在望,突然,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正中赵云坐骑。

战马吃痛,前蹄高高扬起,将赵云甩落。东吴士兵见状,纷纷围拢过来,试图擒住赵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蜀军后方突然响起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原来是刘备见赵云陷入危机,亲自率领一支预备队赶来支援。刘备挥舞着双股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蜀军士兵们见主公亲临,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向敌军。东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打得措手不及,防线瞬间崩溃。

山谷两侧的少数民族军队趁势发动总攻,陆逊虽奋力抵抗,但无奈军队己大乱,败局己定。他见势不妙,只得率领残军突围而逃。刘备望着战场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感慨万千。

蜀军虽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他深知,蜀吴之间的纷争不会因这一场战斗而结束,未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等待着他。但此刻,他要先安抚受伤的士兵,掩埋阵亡将士的尸体,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好准备,因为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奋进,才能为蜀汉谋得一线生机。

打扫战场时,刘备在军中巡视,看着士兵们疲惫却带着胜利喜悦的面容,心中满是欣慰与怜惜。那些受伤的士兵们,有的缺了胳膊,有的少了腿,却仍强撑着身体向刘备行礼。

刘备一一上前,握住他们的手,轻声抚慰,承诺会给予最好的治疗与抚恤。他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这里躺着重伤的士兵。

帐篷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军医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为伤员们包扎伤口。刘备走到一个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