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斥候禀报徐允祯,说敌军己经出城了。?8+1!k*a~n*s!h′u+.·c¨o·m^
之前徐允祯没有贸然发动进攻是因为城门紧闭,如果立即攻城的话,很可能让敌人警戒,从而在城里做困兽之斗。
他的计谋是等对方出城,只要出城,城门才会打开,给他们进攻的机会。
徐允祯己经得知左良玉的部下要抢劫孔府的银两,猜测对方肯定会运出城。
斥候通过望远镜,把敌军动向看得清清楚楚,徐允祯则通过无人机的视角去观察敌军的动向。
由于他们运输的银两太多,导致行军速度缓慢。
徐允祯拿出对讲机下令:“左翼往后退,等他们进入伏击圈再进攻!”
这支骑兵人数只有不到千人,徐允祯这次带来的有五千人。
为了防止万一,徐允祯给右翼军的副将下令,等发起冲锋之时,让他全速冲锋,务必占领曲阜的城门。
对讲机里响起副将们的遵命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空的无人机也及时撤回来。
胡谦走在队伍最前方,时不时的扭头回看,积雪的厚度,使他们前进速度很慢,照这个趋势下去,走到渭河至少需要两个多月时间。
两个月啊,都他妈过完年了!
胡谦下令全速前进,被抓壮丁的老百姓在命令下,麻木的推着板车。\w¢z-s`x.s¢._c-o/m!
有士兵看他们不肯出力,抡起马鞭狠狠抽在民夫的背上。
单薄的衣衫裂开,留下一道清晰可见的抽痕。
就在胡谦的前锋队伍即将越过高坡的时候,前方出现一道猩红的旗帜,隐隐还有大地的震动声,旁边枯树枝的积雪慢慢散落。
胡谦眼睛微微眯起,想看看那道旗帜隶属于何方。
一字排开骑兵迅速出现在眼前,马蹄的奔袭搅动积雪,等他看清旗帜后脸色赫然大变!
“明军!”
“是明军!”
“后撤,后撤,撤回去!”
胡谦看着浩浩荡荡的明军骑兵发起冲锋,急忙下令往后撤,他知道自己这边只有一千多人,还携带数量庞大的银子,根本就不是明军的对手。
骚乱在军队中蔓延开来,那些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准备朝后方撤退。
这可为难那些民夫了,他们吃力的拽着绳子,将马车调转方向。
胡谦还在催促着,大军撤退方便,问题是这些银子太拖时间了。
好不容易完成转头,左侧出现一排密密麻麻的骑兵,低沉的号角声缓缓响起,回荡在这片区域。.E,Z!暁¨税\枉/ \哽/歆.罪¢全-
胡谦脸色变得异常苍白,怎么回事,明军怎么会埋伏在曲阜城外?
他们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要出城?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亲兵对胡谦说道:“大人,我们快撤吧,别管那些银子了,先跑回城!”
这个时候突围是最蠢的方案,留在原地跟敌军硬刚更是傻子,先回到曲阜城,靠着剩余军队勉强能打打。
其实在叛军看到明军的那一刻,根本升不起反抗的念头,只想逃跑。
朝廷在定州和涿州打的两次,把左良玉追的如同丧家之犬,军心早就动摇了。
胡谦反应过来,也顾不得那些银两,拼命挥着马鞭抽在马背。
跑!
当将领的都撤了,手底下的士兵更是一盘散沙,无法组织有效的抵御,纷纷朝曲阜城内跑去。
徐允祯早就提前埋伏,怎么可能让对方回去呢,左翼军浩浩荡荡的堵住他们的退路。
右翼军则率领骑兵朝着曲阜城冲去。
曲阜的城墙上,几名守军在小屋里推杯换盏,他们是金声桓派到城墙上负责警戒的哨兵。
这些人从附近酒馆里弄些白酒,大冷天的,喝酒驱寒是最好不过。
几人就着花生米,玩着行酒令。
哪怕远处胡谦的队伍如何呼喊,均被凛冽的北风给淹没。
寒风透过缝隙钻进来,守军还用棉被堵住门缝。
徐允祯骑在马背上,看着胡谦的队伍被包围,也有人想奋起反抗,结果被燧发枪击中脑袋。
时不时的有弓箭射向双方,士兵从马背倒下去。
素白的积雪被马蹄搅翻,殷红的鲜血从马肚子淌落,再搭配上铅色的天空,令人心里升起悲凉。
文人最喜欢这种格调,会挥墨作画,会吟诗。
包围战持续的时间并不长,除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