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多人,见到崇祯帝就跪着求饶。
左良玉:“有没有看到段正虎?”
姚玉林摇摇头,段正虎没有看到,并且他跟毕懋康求情,看看能不能放段正虎出来,结果被毕懋康拒绝了。
左良玉听完姚玉林的解释,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朝廷是不是在虚张声势呢?
跟朝廷撕破脸去打?
如果打不过怎么办,几十万大军彻底葬送在这里怎么办?
左良玉这次带过来的是都是精锐,剩下的三十万大军由儿子左梦庚在渭河驻扎着。
同样的,跟朝廷讲和,朝廷提出的那些要求太过苛刻。
左良玉拿不定主意,让姚玉林召集手底下的将领抓紧过来议事。
姚玉林说道:“左公,朝廷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天,如果一天没有答复,他们就要打过来!”
左良玉听说朝廷如此咄咄逼人,拳头不由自主的握紧了。
崇祯帝,我愿意跟你讲和,是尊重你们!
并不代表着我就惧怕你们!
真要是把我惹急了,大不了咱们鱼死网破!
很快,将领们和谋士们被悉数召集进来,左良玉把朝廷给出的方案全部亮出来。
大多数人听闻朝廷的苛刻条件,顿时拍着桌子:“不行,不能答应他们,朝廷不是想打吗?那就跟他们打!”
有句话怎么说?
战场上都打不过,哪怕走到谈判桌上,也是处于被动部位!
左良玉也想着先打一仗试试朝廷军队的水平,毕竟传言你们很厉害,我可不信啊。
姚玉林看着舆论倾向于正面战斗,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
左良玉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任命手底下的将领,分为左路军,中路军,右路军,用来防备朝廷的大军南下。
三路的将领分别是左路的潘文唤,中路的侯应龙,右路军的赵立言!
左良玉亲自坐镇中军的位置,同时派人给远在保定府的后备军传信,让他们务必盯住李国桢和徐允祯。
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军营开始迅速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