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吗?”
“无论清军,还是朝廷,他们都不会同意我们两头下注,到时候首当其冲的还是我们!”
姚玉林通过这个比喻,让左良玉的想法渐渐的冷静下来,就连那些武将也不吭声了。
之前他们想打,姚玉林在后面拖后腿,宣传明军如何如何厉害。
现在想谈,朝廷提出的要求又格外的苛刻。
总之就是两头难受。
左良玉眉头紧锁,他暗暗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听信李自成的话,跟李自成达成同盟关系。
他更知道,如果自己没有跟李自成达成同盟的话,李自成也不会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
幕僚们也给左良玉出谋划策,肯定不能上来就答应朝廷,他们还有自己的筹码,看看朝廷会不会做出让步。
经过长达一夜的讨论,左良玉派遣姚玉林为这次的谈判使者,亲自前往永清县。
这些谈判条件中,第一条有待商榷,第二条,拥护崇祯帝的领导可以答应。
左良玉的底线就是撤军,撤回到渭河,潼关以西。
至于去打清军还是李自成,他要求尽量不打,实在不行,可以打,真刀实枪的打,还是远远的做做样子,中间可操作的空间是不是就多了?
带着左良玉的使命,姚玉林率领几名亲兵前往永清县。
等姚玉林离开后,左良玉给身边的武将下令注意警戒,防止朝廷一边嘴上谈判,背地里搞出偷袭。
防人之心不可无,段正虎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次谈判还有一个格外的请求,那就是看看能不能把段正虎从朝廷手里解救出来,毕竟是左良玉的部下。
手底下的武将们得到左良玉的命令,纷纷行动起来。
就在他们整军备战的时候,天空一架奇怪的东西飞过来。
不少人注意到天上奇形怪状的东西,纷纷仰头看去,说是鸟吧,根本就不像,黑不溜秋的家伙,看起来透着古怪。
天空的异象传到左良玉耳中,等他赶出营帐也蒙圈了。
这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