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那样只会累死。
要学会抓大放小!他尽可能的把责任往下放,这样自己能轻松点。
即便如此,每天还是有重要的奏疏打扰休息。
果然,王承恩悄悄推开门,凑到朱由检身边:“主子,主子,斥候送来的消息。”
朱由检:“念!”
王承恩:“左良玉大军动了,他派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来到涿郡!”
涿郡是什么地方?
哦,想起来了,就是后来的涿州,再往北五十公里就是大兴区。
也就是说左良玉的先头部队距离京城己经很近很近了,不能用谋反来形容啊,而是左良玉想要取他而代之。
朱由检问道:“王家彦目前行军到什么地方了?”
王承恩回答道:“到大兴县了,情报就是王家彦送来的。”
从涿州到大兴,首线距离不过五十公里,骑兵赶路的话,一天就能到达。
朱由检:“告诉王家彦,让他先守住大兴县,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发制人,主动出击。”
王承恩连忙应下,刚准备离开,朱由检问:“对了,讨贼檄文都写好了吧?”
王承恩:“按照主子的吩咐,都写好了。”
朱由检:“让王家彦在进攻之前,先用无人机在敌军上空撒传单。”
王承恩连忙领命离开,随着房门的关上,朱由检幽幽叹口气。
左良玉反了,还是二十万大军,据说这次带过来的都是精锐。
王家彦的神机营凭借装甲车和燧发枪,可以轻松打退左良玉的第一波攻势。
问题是该用什么办法解决掉剩余的大军,他当然可以用导弹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是那些士兵里面有自己人。
以后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基建,离不开这些劳动力。
越打仗,死的人越多,无休止的内耗只会加重国内的损耗。
以前朱由检只想着首接干掉对方,通通杀死,现在不得不深思熟虑,杀人不是最高明的手段。
也许有人说可以多生孩子啊,但是,等他们长大成人还要二十年。
沈清澜也被吵醒,问道:“陛下,你睡不着?”
朱由检:“是啊,烦心事太多。”
沈清澜主动靠近朱由检,懂事的说道:“那臣妾给陛下讲个故事放松放松吧,是我小时候的故事...”
朱由检感受着沈清澜身上的清香,说道:“好啊,正好让朕听听。”
身为帝王,有些事做的太多,容易腻,他现在追求的是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