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彦继续汇报着战场的情况,杀敌总计六万多人,俘虏两万多人,盔甲和武器无数。^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王家彦还说:“陛下,咱们士兵用惯燧发枪,都用不习惯这种刀枪了。”
朱由检知道从现代兵器再用回冷兵器时代,确实需要一段适应能力。
想到目前物资短缺匮乏,他还是让王家彦把这些物资全部运回到西山。
王承恩问道:“陛下,那些俘虏怎么办?”
朱由检:“先用绳索捆绑起来带回去,让他们接受劳动改造的教育。”
西山还有大量的工地没有施工,比如西山学院的建设,工业区的扩建,纺织厂的扩建,还有西山住院部的扩建,这些需要大量的人手。
朱由检给王家彦制定一个劳动改造的规范,比如实行积分制,听从指挥,干活积极就可以提拔为积极分子。
什么时候表现达标,可以把他们逐步的吸纳成西山的预备一员。
当然,这期间还要实行家庭背景的审查,看看他们背景是否合格。
王家彦听着陛下讲述这些,顿时惊为天人,太细致了,以前朝廷对待俘虏都是实施酷刑,从心理上让他们产生畏惧。
陛下却讲究攻心为上,以德服人。.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毕懋康和不少将领听着陛下讲述如何安置这些俘虏,还在饮食上面制定规则,比如尽可能让俘虏们吃饱,吃好,只有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
至于战场搜集出来的银两,那就不用上缴了,属于士兵们的战利品。
王家彦迫不及待的想把这次的捷报抄录下来,派人先送回西山。
一万多的兵力打退敌军五十万大军,杀敌七万,俘虏两万,各种兵器装备无数,可以说是载入史册的大捷。
细数最近几十年来,明军还从未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战绩。
在场不少将士们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又看着毫无架子的陛下,心里升起好感。
短短一会儿功夫,朱由检的声望值上涨六千多点。
妈的,这群大头兵真是很难感动啊,还不如宫里的妃子们,只要把妃子们哄高兴,一个晚上的时间,她们能贡献两三千点。
朱由检知道,有些事不能毫无节制,否则迟早会被掏空身子。
明光宗朱常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郑贵妃给朱常洛送来八个美女,夜夜笙歌,八个啊,就算强壮的老牛都顶不住。
朱由检想到声望值的积累,对王家彦说:“晚上回昌平休整一夜,明日白天回西山,通知内阁,告诉他们大捷的消息,后天,朕要在西山广场亲自点兵!并发表讲话。_躌*4?墈!书\ ?蕞,芯.璋+劫^庚~鑫\筷¢”
王家彦立马领旨,吩咐斥候赶紧把消息传回去。
这也是朱由检第一次亲身经历数十万大军的战场。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尸体,密集的地方用脚踩上去,泥土都是红褐色的,散发出阵阵腥味。
怪不得后来有些地方的土地肥沃,这他妈放在古代就是战场啊,多少有机物化作养分。
深夜,朱由检率领神机营的士兵和俘虏来到昌平府。
昌平府的知府等官员在得知李自成要来的前几天就携带全家老小跑路了,跑到京城躲避。
朱由检也能理解,总不能让知府亲自带兵打仗吧。
城里老百姓也是逃得逃,散的散,街上显得空荡荡的。
王承恩吩咐身边的亲卫把知府衙门收拾出来,让陛下安顿休息。
朱由检没有着急休息,而是背着手在城里闲逛。
整条街道黑漆漆的,半点人影都没有,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人要是来的话,还会觉得害怕呢。
尤其风吹动那些破旧木门,发出咯吱的声响。
王承恩提醒道:“主子,咱们还是回吧,这大晚上的也看不见。”
朱由检正打算返回,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个时间点,基本士兵都休息了,哪里来的马蹄声?
身边的亲卫也都听到了,纷纷举起手里的燧发枪警戒,王承恩连忙劝陛下赶紧回去。
现在的朱由检没穿作战服,而是穿的便服。
朱由检听着密集的马蹄声,人数好像还不少。
王承恩:“会不会是我们的人?”
朱由检:“不会,咱们从西门进来的,这边靠近南门。”
昌平府也有西个城门,只不过李自成攻进城后把那些城门都给破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