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犹豫不决,思虑再三,最终决定搏一搏。
宋守义率领的京营好不容易打到宁远,若是再能攻破锦州,对大明王朝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收复失地的丰功伟绩对每个帝王来说都拥有着巨大的诱惑力,穿越来的朱由检也不例外。
说来也怪,每个华夏后辈对国家的大一统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
当年东吴的孙权因为缺乏统治天下的野心,被骂了一辈子的鼠目寸光,江东鼠辈,小人行径。
经过朱由检的决策,群臣们也都不敢否决,纷纷表示拥护陛下的决议。
这就是自己人的好处,他们只会无条件服从朱由检的决议,不会提出任何异议,就算提出也是无关痛痒的看法。
朱由检一时间有点不太适应,往日里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魏藻德,还有那帮御史们。
现在耳边陡然清净,令他心里有些不太踏实。
既然选择让宋守义率领京营继续进攻,那么京城的防卫就要重视起来。
以前宋守义在山海关距离京城比较近,就算李自成杀过来,紧急调防也来得及。
当下,京城的守卫担子全部压在神机营的王家彦身上。
工部尚书陈必谦汇报最新消息,毕懋康所在的兵工厂己经扩充生产线,并派军械处的匠人前往西山支援,每日可生产的枪支达到一百五十支。
朱由检听王家彦提过,他们要争取在李自成大军过来之前,全员装备上燧发枪。
燧发枪的生产比自动步枪要简单,因为枪托之类的都是采用木质,不同于自动步枪那种金属材质。
当然自动步枪拥有着超高的射程,生产也不能松懈。
如果是以前的话,大臣们肯定会质疑燧发枪的威力,经历这么多次的实战验证,燧发枪的威力早己深入人心,射程距离还比弓箭要高出一倍。
朱由检改良的米涅弹更是弥补弹药的装填和射程稳定性。
就在众人商讨事情的时候,有官宦紧急送来情报。
王承恩在门口把情报转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首截了当的说道:“说吧,什么事。”
在场的都没有外人,基本是这个朝廷的运转核心。
王承恩说道:“东厂那边传来消息,说抓到一个在兵工厂往外传递情报的细作。”
众人听说这事,纷纷扬言要把人关进牢房,严加审讯,揪出幕后主使。
朱由检对此早就有防备,要不然为什么会派东厂守着西山?
虽然燧发枪和自动步枪的生产技术迟早都要泄露出去,但是能拖延一阵是一阵啊。
朱由检问:“有没有审出什么结果?”
王承恩:“还在审,有结果他们会立刻送来。”
朱由检能猜到这些结局,不外乎是李自成的细作,要么是清军的细作,亦或者是左良玉的细作。
清军的可能性大点,因为清军对情报这块非常看重,前段时间朱由检让东厂清洗出来很多细作,八成都是清军派遣的。
现在两军交战,正是细作活跃最频繁的时候。
朝会还在继续,邱瑜没有发现裴雪衣的身影,关心起朱由检的安危。
朱由检:“她去曲阜了。”
大臣们听到曲阜两字,眼角一阵抖动,陛下终究还是忍不住要对孔府动手了啊。
邱瑜,王铎,陈仁锡,还有陈必谦都接受过儒家的教育,对于尊师重道非常看重,他们虽然效忠于朝廷,可信仰也不能坍塌。
邱瑜再次下跪,希望陛下能够在对待孔府的事情上,高抬贵手。
王铎和陈仁锡同样口出此言,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向御史那样逼迫皇帝。
朱由检背着手:“你们放心,朕只是拿回属于朝廷的东西,只要孔府那边配合,朕不会伤及任何人性命,若是他们不肯配合,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这番话是对大臣们说的,但是朱由检知道很快就能传到孔府的耳中。
保留他们的地位,剥夺他们的田地,改由朝廷供奉。
朱由检的阴险地方在于,朝廷供奉只给当代孔府的家主,那些叔叔大伯一概没有。
不知道习惯锦衣玉食的孔家,能不能适应啊。
算了,老子的声望值己经够低了,骂就骂吧。
散会之后,朱由检回到自己房间休息,顺便让王承恩呈上鹿茸和人参等补药。
最近阳气有点弱,宫里又来了新的妃子,当然要把身体补充到最佳的状态。
另一边,几名女官手里捧着新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