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码头的打斗终究还是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白文选在营帐中被亲兵喊醒。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他身披盔甲走出帐外,注意到远处的山脚升起滚滚浓烟,隐隐还有冲天的厮杀声。
亲兵抱拳:“将军,烽火台被点燃,李尚书派人传信说敌袭!”
白文选长得五大三粗,拿起酒瓶灌了一口酒:“老子看到了,召集士兵集结下山!他奶奶的,哪个不开眼的敢打我们!”
随后白文选一马当先,领着为数不多的亲兵朝山下赶去。
刚走到半山腰,迎面撞见逃回来的李同知。
白文选看不惯李同知,觉得陛下凭什么让一个叛贼当尚书,在他眼里,陛下应该从大西军内提拔官员,而不是提拔大明投降过来的官员。
李同知看到白文选,连忙躬身给白文选打招呼。
按照职位,李同知身为六部尚书,肯定要比白文选职位高,但人家白文选照样不把李同知放在眼里,因为白文选属于最早追随张献忠的那批元老。
陪着张献忠南征北战,是李同知这种文官能比的吗?
“白将军,敌军杀过来了,他们数量众多...我们...”
白文选打断他的话,呵斥道:“李同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临阵脱逃!这批粮草事关重大,关乎着陛下百万大军的进攻,你却擅离职守!”
李同知没想到白文选上来给自己扣上玩忽职守的罪名,当着属下的面,他脸色一阵青红皂白,刚准备解释几句。
白文选粗暴的推开李同知:“老子没功夫听你废话,兄弟们,都拿上家伙了吗?”
在白文选身后的众多将士们齐声应了一句。
震天的喊声让李同知耳朵一阵嗡鸣,上了年纪,腿脚不好也就算了,时不时的耳鸣。
白文选用刀鞘拍拍李同知脑袋:“现在派给你个任务,赶紧回成都府去给丞相报信!如果去晚了,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吧!”
随即,白文选推开李同知,率领将士们朝山下杀去。
山路崎岖,漫长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守在山路中间,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李同知脸色阴沉的看着将士们从自己面前走过,两万人马,整整走了大半个时辰。
有属下悄悄道:“大人,我们怎么办?现在回成都府通风报信,估计最快也得三西天时间。”
李同知看向身边的几名下属,这些人是追随他投奔张献忠的,属于李同知的嫡系。
李同知深吸一口气:“刚刚进攻我们的是大明军队,现在有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你们怎么选?”
他把面临的选择告诉下属,要么帮着张献忠打败明军,要么帮着明军打张献忠。
刚刚遭遇的一幕,众人都看在眼里,有下属愤然道:“与其受他娘的这个鸟气,还不如堂堂正正当一回男子汉,老子宁愿顶天立地的死,也不愿当这个窝囊鬼!”
另一名属下担忧道:“可是我们妻儿还在成都府啊,现在又没跟明军联系,贸然叛变,会不会被明军杀掉呢?”
个人的安危在眼下时局显得微不足道,就是担心妻儿跟着受到牵连。
李同知感慨道:“老夫己经选错一次,这次想回头试试,你们愿意追随,就追随老夫,不愿追随,就现在回成都府携带妻儿离开吧,我估计战火马上就会蔓延到成都府!”
岁月不饶人,李同知眼角诞生出皱纹,胡子也白了不少,他儿子去年刚成婚,诞下孙子。
这次的选择间接影响全家的安危,甚至不足满月的孙子也可能活不下去。
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李同知眼里露出坚决,家国天下,如果没有天下,哪里还有家呢。
下属们被李同知这番话鼓舞,他们也受够在大西朝廷遭受白眼。
叛徒,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们所不齿。
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隐瞒消息,不去成都府通风报信,并且看着山下的厮杀,李同知决定找人将夔州的城门关闭。
“咱们兵分两路,一方面去找可靠的人,看看能不能策反到我们这边,另外一路登上城墙,替我看住城门!我亲自去找知府!”
夔州知府周景明跟李同知曾是同僚,投降张献忠也是他们共同商议的结果。
李同知要联合周景明控制住夔州城,这里位置重要,一旦控制夔州城就相当于控住住巴蜀的咽喉。
进可攻成都府,退可沿长江河道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