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 第179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179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随着摊丁入亩在东昌府开展试点,城里的老百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本文免费阅读

欢喜的是底层老百姓,他们看着知府衙门前的告示争相奔走,迫不及待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亲朋好友。

朝廷律法规定,要清丈土地进行再分配,确保每家都分到田地,同时还积极宣扬检举措施。

比如对隐匿良田者,一经查证,全部抄家,涉案官员就地免职,并对检举者申请赋税两年减半措施等。

总之,这次摊丁入亩就是对土地兼并的重拳出击,利好城里的底层老百姓。

而城里那些为数不多的士绅家族则满脸愁容,因为他们家土地实在太多了,并且家里有人做官,还享受免税政策,如果按这样的税收规则,他们至少要比往年多交数十倍的赋税。

深夜,这些士绅家族们都聚在德高望重的刘家。

刘员外刘弘毅!

他们刘家在东昌府算是名门望族,家族子弟基本也都爬升到各个州府担任一二把手。

也许有人会问,堂堂一个员外郎就成为名门望族了?

不是大明的侯爷和国公遍地走吗?

这主要还是连年征战,让山东这边真正的名门望族死伤无数,存活下来的数量太少了。

当年清军入关,专门挑着家里有钱的去抢,枪打出头鸟,最后全被杀了。

前些天,朱由检查办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又杀了一批。

可以这么说,东昌府士绅阶层的数量甚至比一个县域都少。

刘弘毅端起茶杯,浅浅尝了一口明前龙井,这是他侄子清明回乡祭祖特意从杭州捎回来的,据说是上贡给皇室的。

在刘弘毅周围两侧坐着七八位东昌府仅存的士绅家族,他们拥有田地也就几百亩,虽然数量太少,可是架不住赋税啊。

按摊丁入亩的规则,这些田地至少要多交十倍的粮食,动了家里的根基,焉能不急?

刘弘毅放下茶杯,叹一口气:“你们稍安勿躁,现在陛下就在东昌府,你们这个时候蹦跶,先摸摸脖子上面的脑袋还在不在!崔家的例子,任家的例子,这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刘弘毅的话仿佛一盆冷水浇下,让众人都冷静下来。

是啊,就在昨天,赫赫有名的崔家被满门抄斩,据说因强抢民女,霸占百姓土地,全家五十三口人,没一个活下来的。

还有任家同样被满门抄斩,听说任家勾结白莲宗余孽,窝藏逃犯,数罪并罚,株连九族。

迄今为止,东昌府依然执行宵禁规则,两个城门只准进不准出!

刘弘毅说道:“连崔家和任家这样家族,说砍就砍了,你们觉得胳膊能拧得过大腿吗?”

一名姓李的老爷起身说道:“刘老,依您之见,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刘弘毅:“老老实实按陛下的旨意,把自家土地如数上报,该种多少,就种多少,该缴多少,就缴多少!”

李老爷焦急道:“问题是,别的地方没有这种规则,我们凭什么要交啊?”

“是啊,据说只有咱们东昌府地界是这种规则,别的地方都没有!”

刘弘毅:“急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陛下什么时候离开,东昌府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嘛?”

众人在刘弘毅的安抚下,渐渐看清形势。

也就是说陛下还在东昌府,就老老实实待着,等陛下什么时候走了,再想办法斡旋。

东昌府的知府是叶元珍,刘弘毅跟叶元珍也认识,他相信,叶元珍不会太过于为难这些士绅阶层。

还有人提到孔府,据说陛下准备拿孔府开刀!

刘弘毅哑然失笑,孔府?哪怕明成祖在世也不敢拿孔府开刀,区区一个崇祯帝,何德何能呢?

这里的交谈,很快被各种荤段子所充斥,刘弘毅拍拍手,招来不少歌姬,要给各位老爷演奏一曲。

刘弘毅这人并不坏,之前官兵来家里搜过,也没查出什么违法的地方,自然就不怕事。

另一边,孔府的大院。

叶元珍小心翼翼陪着孔胤辉聊天。

孔胤辉不是孔家的家主,而是当代家主叔叔的儿子,正巧在东昌府小住几日,谁知赶上白莲宗起事,又遇到朱由检平叛。

大堂之内,叶元珍不时的看向圣人的画像。

这次前来,可是代表陛下啊,哪怕如此,他还是有几分心虚,自己面对的可是天下读书人的鼻祖。

这等棘手的问题,没想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