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寿透过望远镜看到徐允祯后愣了一下。
“这是大明开国功臣定国公徐达的后代啊!徐允祯,统领三千营,怎么会出现在山海关?”
多尔衮听到徐达的名字,也是悄悄捏一把汗。
当年跟随明太祖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徐达,被誉为开国第一功臣,哪怕过去上百年,坊间还依然有对方的英勇事迹。
祖大寿看着远处鲜明的帅旗,心里感慨万千。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跑到阵营面前,然后双膝跪下,向徐允祯陈述自己的罪过。
可惜不能,他们距离太远了。
多铎才不管徐允祯和徐达呢,他这段时间憋坏了,明军龟缩不出,一场长汗淋漓的大战都不参与,实在没趣。
多铎抱拳领命,想率领三千骑兵去会会徐允祯。
多尔衮面容冷静,对方阵势看起来像是训练有素,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没有着急发动冲锋。
他下令道:“不急,既然是京营的跑来支援,还敢主动叫阵,肯定有两把刷子,去吩咐骑兵们散开。”
多铎气得咬牙,只能骑着马示意骑兵们分散。
这里聚集的将士们逐渐拉开距离,如果用心观察的话,他们形成三三制的站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明军的火炮袭击,可以避免被割韭菜的伤亡。
而徐允祯早就通过高倍望远镜看清对方的排兵布阵,清军没有像李自成的叛军那样发起密集冲锋,甚至竟然下令往后撤退。
对方阵营分得很散,如果用机枪扫射的话,根本打不中那么多人。
马克沁机枪的真正威力是在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
燧发枪呢?
燧发枪更没有什么作用!
他装备的两百架燧发枪现在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徐允祯脑中分析着这些,在京城的时候,无论燧发枪和机枪都超常发挥出作用。
现在对方识趣的后退,明显得到情报,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徐允祯忍不住回头张望,吴三桂和众多将领立在城墙,他在想会不会有人从中泄密,不然清军为什么会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