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禁卫军 > 第327章 收复毫境傲

第327章 收复毫境傲

施利芬笑了,这样的协议德国与特区已经签过多个了,而且都是对德国有利的,看来又要增加一个了。00小税王 蕞鑫漳劫埂鑫快

“为什么?你这是在白送德国技术。”施利芬还是没有忍住,他虽然是德国人,但也是讲武堂的学术副校长,他的屁股并没有完全歪向德国,所以他这样问并无不妥:“虽然德国与特区基本上是平等合作,但是你们提供的都是开创性的技术,真的十分难得,你们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只不过多花一些时间罢了,我也相信,你们并不缺那点时间。”施利芬摇头摊手:“所以我不是很理解,反正德国做不到这样的慷慨。”

“没什么不可理解的,特区有今天,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德国越来越好,特区肯定也会好,这是双赢的。别忘了我们是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戈辉坦言道:“况且技术共享,对特区也有好处。我们基础差,科技底蕴就更差了很多,需要德国的技术,就目前看来,我们更适合当学生。”

施利芬重重点头,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说什么呢?他十分肯定地说道:“我今天就向柏林汇报,争取尽快确定下来。”

三天后,戈辉接到施利芬的电话,德军总参谋部已经同意合作,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已经组建完毕,一周内出发。

现在,特区的战术卡车、军用越野车、摩托车、飞机、坦克、装甲车,都与德国达成了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的协议。其中载重10吨的8x8全轮驱动的重型运输卡车、2吨和3吨级4x4和6x6剑齿虎重型装甲越野车,双方投入的人力最多。就在一个月前,又有500名德国军工专家来到朝阳,入加了该项目的联合研发团队。

德国看到了合作的巨大价值,真的能极大提升德军实力。现在又增加了步话机的联合研发项目,双方对未来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禁卫军与德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引起了英法俄日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战术卡车、军用越野车、摩托车,英法俄日都看到了巨大的军事价值,以他们与禁卫军的敌对关系,合作研发肯定是不要想了,只能想别的办法,比如窃取技术。

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特区内务部已经在北风汽车抓捕了超过百名泄密人员。当一整箱一两面值的国家建设债券纸币放在你面前,没有人能够真正淡定。特别是物价飞涨的当下,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吃,其它的钱不敢乱花一文。

特区广播电台、特区日报、禁卫军报、东北商报,经常登载特区内务部抓到间谍的报道。

现在的谭伟,无疑是戈辉十四兄弟中最忙的一个,忙到没有时间睡觉。特区内务部经过了三次扩编,总人数超过三千人,依然觉得人手不够。培训班办了一期又一期,依然不能满足需要。

戈辉的两个师兄韩钟和韩锬,韩钟现在是特区内务部行动队的总队长,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处抓人。韩锬是特区内务部特别重罪监狱的典狱长,他每天用收拾拘押人员来打发时间,因为这里面有敌对国家的间谍,收拾你们天经地义。

最让英法俄日不适应的是,特区内务部抓间谍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有时候就是“莫须有”的理由,就抓你了,然后没人能找到你。-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

戈辉曾不只一次提醒谭伟要注意方法,“莫须有”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的人也会去对方国家,你这样做,他们也可以这样做,长期下去,生意就没法做了。

谭伟答应了,但依然习惯用“莫须有”的办法,不过不会完全的“莫须有”,基本确定是间谍,只不过还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那就先抓了再拷问,没有人能扛住老祖宗传下来的几百样刑具。

半年时间,特区内务部成为英法俄日籍外国人谈之色变的部门,要么立即离开,要么老老实实,决不乱跑,这样人家也不会抓你,甚至随机盘问都没有。

几国的领事也曾向外事局抗议过,但被外事局冷处理了。

锡良局长很喜欢被抗议的感觉,每次都会破例喝两杯。

今天也一样,早上刚坐到办公室,倭国领事尾上菊之助带着秘书渡边修一来到外事局,向锡良提出严正抗议,抗议特区内务部无故抓捕在朝阳的倭籍侨民,严重破坏《清日朝阳条约》中保护侨民条款。

锡良当着尾上菊之助的面,给谭伟打电话,询问抓捕的倭国人情况。谭伟给出肯定的回答,全招了,确定是直属倭国外务省的贤机关斯派。

“那几个倭国人已经承认了贤机关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