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禁卫军与德军总参谋部的会谈,在柏林军事学院的会议室举行。¨s′o,u·s+o-u`2\0-2`5+.?c¨o*m?
这次的会谈,相当于四月份军事合作会谈的继续,对合作细节进一步磋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签了合作协议,也不代表就能立即执行,后续的沟通就像跑一场全程马拉松一样。
面对眼前这些四十多、五十多、六十多的老家伙,27岁的宁远显然会被对方轻松拿捏。相比戈辉谈判时的从容,宁远的确稚嫩了很多。宁远也深知自己经验不足,于是叫来王招辉做自己的副手,打虎亲兄弟嘛!
对于此次会谈,宁远和王招辉是有预案的,知道说不过那些老家伙,所以自己就要严守底线。听不懂的,有疑问的,不能确定的,都需要暂时放下,推到下一次会谈。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也给德方设置了高难度的问题,相信德方肯定也不能立即做决定。
于是,这次会谈就变得有意思了,有很多问题被宁远暂时搁置,推到下一次会谈。宁远提出的议案,同样也超出了毛奇总长的权限,被毛奇暂时搁置,下次再谈。去掉了很多搁置议题之后,能谈的议题就只剩下屈指几个了,而且是很容易做决定的,结果上午才过去一大半,计划一整天的会谈基本就该结束了。
“要不……今天就先到这里?”宁远提议道:“关于暂时搁置的议题,我们回去商议一下,争取明天或者后天给出我们的方案。”
“不,既然有时间,不如先谈一谈关于步枪口径的问题吧!”毛奇总长提议道:“你们在奥斯曼和意大利,都谈成了口径统一协议,我想,你来到德国,关于步枪口径问题,肯定也是有想法的,我说的对吧!”
宁远重重点头,说道:“关于口径问题,总长阁下是怎么看的?”
“我先听听你的想法”毛奇总长说道:“德国不是奥斯曼和意大利,你的那些想法,在德国可能不合适。”
宁远坦言道:“关于步枪口径统一的问题,本来计划留在最后再谈,成就成,不成就拉倒,成了更好,不成我们也不吃亏。用我们清国人的话说……”宁远扭头问王招辉:“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用德国怎么说?”
额?呵呵……王招辉笑了,于是用德语,为在座的德方谈判代表,翻译了一遍“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他翻译的是字面意思,能不能听懂就是德国人的事儿了。
宁远进一步解释:“就是稍带而过,随手为之,就是一步闲棋。”这几句德语,对宁远来说,还是能正常驾驭的。
毛奇听后,又与坐在左右的总参同仁交流眼神,他也没想到,对面的两个27岁是这样的想法,于是说道:“几天前,毛瑟兵工厂刚刚完成了792毫米fa-1903-c和fa-26-j的试制工作。?g′o?u\g+o-u/k/s^./c′o-m/我们计划先对比禁卫军64毫米口径与德军792毫米口径的射击效果,然后再讨论口径的问题。”
“我觉得这样很好,用事实说话,如果64毫米真的不行,我也不用再多费唇舌。”宁远先是赞同毛奇的说法,然后砸出一记重锤:“其实,统一步枪口径,是我们总司令的想法。他认为,未来十年内,老欧洲的矛盾很有可能会激化,积攒了几十年的矛盾,来一个总爆发,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跨大洲的战争。”
听到跨大洲的战争,在座的德方代表,包括毛奇在内,都十分震惊,但他们并未立即反驳。
宁远继续:“子弹是轻武器的粮食,一定程度上的口径统一,能极大的减轻后勤的压力。盟友在支援武器弹药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毕竟大家的轻武器口径是统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争潜力。”
“你在预言战争?而且还是跨大洲的战争?”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坐在谈判桌最边上的鲁登道夫直接站起来,大声说道:“如果是小规模的冲突,我们还可以理解,你们居然敢放言跨大洲的战争,简单是天方夜谈。”
目前,鲁登道夫任职于德军总参谋部,负责训练和动员的第二处(不是处长),如果不是因为他三次去过朝阳,与戈辉颇有来往,私下里还有书信往来,以他中下等的阶级出身,是没资格列席谈判的。
鲁登道夫冒失的发言,换来了毛奇总长的轻咳一声。让你来列席已经是抬举你了,居然还敢冒冒然的发声,谁给你的勇气呢?是梁静茹吗?
轻咳一声,警告之后,毛奇说道:“口径统一,我也认为非常好,但我不认为你们的64毫米口径(02寸),就优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