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他意识到,建一个合适的压水井不仅需要选择好位置,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大多数村子来说,这可不是容易实现的任务。
然而,在他们村庄靠近河流的位置地下水更丰富,村子里现有的几口水井己经为日常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用水。
但即使这样,这些年也仅仅新增了两口井。
王小明明白打一口新井是多么困难,因此他决定继续研究。
回到村子后,王小明与村里的长者陈老爷子谈起这个问题。
陈老爷子对他的想法充满信心,并让他大胆去做。
吃过午饭,王小明便带着家中的妻子李秋霞返回西九城。
到达家里的西合院之后,王小明开始回忆压水井的设计构造。
原先放在角落的高压锅也被搁置在了一边。
他按照记忆不停地草图画设计图,并顺利完成了大部分细节设计。
当他最终完成设计稿时,他意识到这次设计与记忆里祖母老家的那个装置惊人相似。
对比之前的暖气炉设计而言,这一次的设计显得非常顺畅,仿佛所有的思路都可以灵活应对。
或许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带来的变化吧。
心情愉快地,他与妻子讨论了一下关于大气压力的基本概念。
李秋霞逐渐理解了其中的工作原理,原来这些科学现象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深奥。
夜深了,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和考虑,王小明对各种部件和所需的原材料进行了深入思考,力求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
例如,利用铸铁制的井筒、自来水管或轧钢厂提供的管道作为连接部件;对于单向阀,仅需要一些皮垫就可以解决问题。
而密封部分则依靠自然水流本身来维持,至于操作部分如手柄,甚至可以使用木头替代铁制品从而进一步节省成本。
忙碌完这一切后己是午夜,所有设计都安排到位,王小明收好了图纸,计划尽快去轧钢厂试验自己的构想。
门口王丽丽说了句麻烦了,看人离开,这才进屋问起来。
刘建国简单说了两句,王丽丽想起上次说的那事,心里对李大海也是好奇。
不过客人来了,总得收拾收拾。
刘建国也从桌子旁离开,让饱受摧残的刘刚松了一口气。
这老爹一出差回来,脾气就见长啊。
不过,这题怎么算啊!
小孩子皱着眉,满是疑惑。
刘建国刚在客厅坐下,敲门声就跟着响起。
李大海对门卫道谢,然后就来到二楼,整理下衣服开始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女子,一头短发,脸上带着质朴,细长的眼睛看人就带着笑容。
“你好,是李大海同志吧。
我是刘建国的爱人,王丽丽。”
“你好。”
李大海刚开口,女子声音就传来,带着笑,“快请进。”
李大海点头,拎着东西进门,就看到刘建国刘主任在客厅里站起来。
“刘主任。”
“嗯!”
看到李大海拎着不少东西,刘建国产鼻子里发音,面上平静。
“快坐!”
“这过来坐坐就行,怎么还拿东西?”
妻子在后面圆场,她知道自家男人最是公正,想在他这谋利,甭想。
看李大海这样,肯定是没做好功课啊。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上门,伸手不打笑脸人。
李大海将东西放下,看得出刘建国脸上的严肃,还以为是这段时间自己撒手不管的事。
心想着白拿了人家的钱,受点气也没啥。
想通之后,李大海就坐在一旁。
王丽丽开始上茶,还瞥了眼刘建国。
刘建国只是一时生气,这会儿见了李大海也消了点,“你小子,给我当起甩手掌柜了啊。”
“你知不知道这短时间有多忙?”
“北边的…”
说到这,刘建国戛然而止,意识到有些事还是不能说的。
“总之过了年,你给我上点心,上头对这事可都是紧着呢。”
“我可是跟上级下了保证,夸了海口,要是完不成任务,那就是历史罪人。”
李大海听着心里一阵惊悸,“不是,刘主任,这,怎么还上升到历史罪人了?”
“你可别吓唬我。”
刘主任冷哼一声。
“有些事我不便多说,你只要知道,这青山村一号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