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 第425章 戴罪立功?

第425章 戴罪立功?

听到刘向前的话,几个信访局的党委成员们面面相觑,忽然都有点同情他了。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

昔日这位常务副局长在信访局当中,也算是一人之外万人之上的位置,除了局长之外,就数他手里的权力最大,地位最高。

正因为如此,刘向前在他们面前,多多少少也显得有点骄傲。

可是今天,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县长高义被双规的事情,刘向前整个人都显得有点魂不守舍,甚至连局长布置的工作都没做好。

一时之间,几个人心中都有点异样的感觉。

这个常务副局长,是不是自己也能干?

野心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之所以没有滋生,并不是人们没有这个想法,而是没有机会。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几个人顿时有点心动了。

郑青云自然能够看的出来面前这一幕,但他却表情很平静。

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刘向前,郑青云淡淡地说道:“那你就把上午咱们收到的材料,说一下吧。”

“额,好的。”

刘向前这时候也回过神来,马上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有多么愚蠢,连忙对郑青云说道:“局长,情况是这样的,钢管厂这个企业,原本是咱们县里很有名气的一家国企,主要业务是……”

说着话,他就把富民县钢管厂的基本情况对郑青云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x.i!a/o~s′h¢u\o\h?u·.~c!o,m+

最后。

刘向前缓缓说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钢管厂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到国有企业改制之前,已经欠了足足四千万的外债,最终只好宣布破产。”

“如果是这样。”

郑青云闻言眉头皱了皱:“那现在钢管厂是已经停产了?”

“额,这个倒是没有。”

王红梅对郑青云解释道:“钢管厂宣布破产之后,原厂长兼党委书记郭宇刚用承担企业债务的形式收购了企业,听说他跟市里的一家企业合作,现在的钢管厂虽然不如原来那么兴盛,不过发展的倒是还算不错。”

“那钢管厂的工人们为什么闹事?”

郑青云不解的问道。

“还不是钱闹的。”

刘向前这时候无奈的开口说道:“您不知道,这个钢管厂破产的时候负债累累,所有的下岗工人得到的补偿款都很少,他们一直对这个事情都不满意,现在这厂子焕发青春了,他们就想着闹事,多拿一点钱。/1′1.k′a?n¨s,h!u¨.*c¨o′m~”

“仅仅是这样?”

郑青云有点诧异。

他还真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这帮人已经不止一次来上访了。”

刘向前对郑青云解释道:“前几任局长都拿他们没办法,局长您说,这国有企业改制又不是咱们富民县一个地方,全国上下都这样,工人下岗的补偿款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这企业都已经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了,哪儿来的钱给他们啊?”

听到他的话,郑青云眉头皱了皱,却没有说话。

说实话。

刘向前的这番话,在郑青云看来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国有企业改制在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因操作不规范、保障机制缺位,对工人群体造成多维度损害,成为改革阵痛中难以回避的痛点。

失业潮与生存危机冲击是最直接的影响,改制中减员增效被简单异化为大规模裁员,许多工人在缺乏缓冲的情况下突然失业。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工人被一次性买断工龄,补偿标准普遍偏低。

一个工作二十年的老工人,只能拿到一万多块钱的补偿款,远不足以应对再就业空窗期的生活开支。

更严重的是,部分企业在改制中恶意拖欠补偿款,就像富民县钢管厂一样,近千名工人的买断款被挪用,三年间多次上访无果,不少家庭陷入卖房度日的困境。

不仅如此,社会保障的断裂加剧了工人的困境。

改制前国企承担的医疗、养老等福利随企业解体而消失,而地方社保体系尚未衔接到位。

许多下岗工人因无力缴纳社保断缴保费,退休后无法享受养老金。

职业病患者更是求助无门,不少人在病痛与贫困中离世。

更重要的是,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人阶级主人翁身份,在改制中迅速瓦解。

下岗工人普遍面临再就业歧视,四十岁以上群体更难找到稳定工作,只能从事零工、环卫等低收入职业。

这些损害的根源,在于改制中工人话语权的缺失。裁员方案、补偿标准往往由管理层与政府部门单方面决定,工人缺乏谈判渠道。

而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在于,时至今日,像刘向前这样的干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