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玖觉得,用船只运送兵马,先在平壤附近立足,后续再陆续运送人马,聚集大量兵马,把平壤围困起来。-r¢w/z+w¢w\.*n,e·t_
平壤是高句丽都城,完全可以围点打援,消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也能乱北方战线的军心,帮陆地大军牵制援兵。
最好挑选合适的时机,赶在春耕或者秋收之前进攻。
春耕的时候出兵,高句丽来不及种地,即便没有拿下高句丽,也会让他们粮食减产,加上战争消耗,估摸着很难受。
秋收之前也好,那时候正是百姓没有余粮的时候,又没法出来收割,民心定然很乱。
想要在平壤外面立足,就得挡住敌人的反扑,这时候就需要足够的床弩和连弩。
用船运兵马,还可以提前做好拒马,抬下船只就能使用,然后是粮食,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坚持下去。
第一批人手可能不足,那么就挑选一个地方驻守,等后续援兵到达,再去围攻平壤就是了。
薛玖多次推演攻打半岛,有时候还会拉上薛仁贵和初一等人。
“大兄,长安传来消息,陛下把天下人,按照姓氏,定位久等,我们薛家位列第四等。μD\萝£eo拉¢_小^*£说?3: ¤??无.?错-|内3容*?”
看着薛初一手里的信件,薛玖有些迷茫,他想不到,李世民还有这种操作。
回想了一下,这事居然没有印象,想来应该问题不大,不然史书肯定有记载,对后世也会有大的影响。
“排第四?这是怎么排的?”薛玖笑着问道。
“申国公高士廉等人,用数年时间考证,编着氏族志,定下姓氏九等,其中皇族为一等,外戚第二,山东氏族第三,我们薛家与关中八家,以及其他十六家氏族共列第四。”薛初一低头看了一眼书信讲解道。
薛玖哑然失笑,他想起来了,以崔氏为主的五姓七望,不与外姓通婚,而且崔家是公认当今第一家族,所以李世民很是不爽,特意让人编书,把崔家排在皇家后面。
以前薛玖以为,只是百家姓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加上了排名,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按照姓氏来分九等。
“不用在意那些!排第一也没啥好处,排第九又没有多大坏处,具体如何,还是得看家族实力。
我们薛家本就不重虚名,不然也不会隐于秦岭。?如!文¨网^ ¨无-错/内!容·”薛玖摇摇头道,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李世民想要打压世家的名望,只不过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薛玖来自于后世,虽然已经适应了大唐生活,但是思想上还是无法把自己当做大家族,也没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世家存在,虽然有坏处,但是也有好处,没有世家,百姓未必就能过好日子。
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如果不抱团,就得被欺负,大家族也好,普通百姓也罢,都是如此生活。一个村子大多数都是一个姓,其实也是一个个小家族。
大家族掌握着世家大部分财富,后世又何尝不是如此,九成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世家掌握着文化教育,会排除异己,这只不过是人性而已,政治斗争是一直存在的。
薛玖没想过帮助消灭世家,他不是圣人,也没有那种心态,只是见不到百姓过苦日子,想要尽力帮助一下。反正是生活,在自己生活好的情况下,带动身边的人,这能让他心安。
人之初,性本善!
绝大多数人,见到路边的乞丐,或者拾荒老人,心里都会感到心酸,在这个时代,让人心酸的场景和人就太多了,所以薛玖才时常思考,如何让百姓过好一些。
也正是这种心态,不时的提醒薛玖,你该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做一些什么!至少在能力范围之内。
薛玖虽然是穿越者,但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欢享受生活,不想被人压迫支配,所以踏足了官场,尽力的拉拢盟友,让薛家变得更强大。
“月初之时,陛下派刚回朝堂的代国公李靖,领兵出征吐谷浑。”薛初一拿起书信,念出另外一个消息。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吐谷浑基本上每年都在侵略大唐陇右道,朝廷早就想收拾他们,只是一直以来,敌人太多,吐谷浑排在后面。现在腾出手了,自然不会留着他们过年。
薛玖记得,六月的时候,才听说吐谷浑寇边,被打了回去。
薛玖并不知道,因为他的缘故,李靖这次攻打吐谷浑,比起另外一个时空,要轻松很多。
首先是党项,因为大唐收购他们羊毛,党项人对大唐亲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