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姜念含笑招手:“你来瞧瞧。”
待元春近前,姜念便将这改良暖砚盒的妙处一一道来。先演示抽屉式炭仓如何方便取换,又指着云母石层解释防火之效。
元春听得入神,一双杏眼愈发明亮。待姜念说完,不由真心赞道:“大爷竟还有这般巧思!这抽屉式设计已是妙极,再加上云母石防火……”说着轻轻拉开炭仓,又推回,果然顺滑无比,“明日呈与圣上,定能讨得欢心。墈书屋晓说旺 嶵辛章劫耕薪快”
说完,她心内不禁暗想:“大爷这般才华,若真是龙种,倒也不负皇家血脉!”
……
……
翌日一早,姜念起床,推窗望去,但见彤云密布,鹅毛般的雪片正纷纷扬扬落下,已将庭院铺就一层素毡。
元春见状轻呼:“好大的雪!”
姜念却笑道:“便是天上下刀子,今日也要进宫的。”
用过早膳,装扮停当,姜念便登了马车,车轮碾着雪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向城中行去。
沿途雪花纷飞,雪景如画。
来至皇宫,姜念递了牌子,不多时,便见任辟疆踏雪而来,身上落满雪花也顾不得拂去,只匆匆行礼道:“姜大人请随我去昭仁殿。”
姜念诧异:“不是去养心殿么?”
任辟疆压低声音:“圣上去了昭仁殿。”
姜念心头一震。
他可是知道,昭仁殿殿名取自《尚书》“昭仁立政”之意,乃太上皇景宁帝在皇宫里真正的寝宫,虽在乾清宫东侧,却自成格局。因乾清宫太过宏阔,冬日阴冷,夏日闷热,景宁帝便常居于昭仁殿。
当即,姜念随着任辟疆,转过几道宫墙,忽见一座面阔仅三间的精巧小殿。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七彩斗拱,汉白玉栏杆上积雪如糖霜。殿门悬着泥金匾额,正是“昭仁殿”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乃景宁帝御笔。
姜念整了整衣冠,随任辟疆踏入殿门。但见殿内陈设清雅:地上铺着五福捧寿纹栽绒毯,正中摆着紫檀嵌玉屏风,两侧书架直抵穹顶,满是线装古籍。最引人注目的,是东墙挂着的一幅《万寿图》,图上密密麻麻满是臣工贺词。
姜念来不及仔细打量,便又随任辟疆步入内室。
抬眼望去,不由心头一震。但见不大的暖阁之中,太上皇景宁帝端坐正中,身着家常赭黄缎便袍;身边坐着皇太后,一袭绛紫色宫装,鬓边簪一支九凤衔珠步摇;下首则坐着泰顺帝,石青色团龙常服,腰间玉带莹润生光。
三圣齐聚,满室生辉!
好个阵仗!祖父、祖母、父亲竟都在此!
姜念不及细想,忙上前行起了三跪九叩大礼。
“臣御前二等侍卫姜念,叩见太上皇、皇太后,叩见圣上!”
姜念伏地行礼,额头触地有声。
景宁帝捋须微笑:“平身罢。”
待姜念起身,景宁帝将姜念细细打量一番,眼中竟透着一丝慈爱:“昨日朕览了你的诗词,甚慰朕心。今日特召你来,既是朕要见见你,也是让你见见皇太后,权作赏赐。”
姜念闻言,心中暗喜。原以为是泰顺帝要看他的诗词,不想竟是太上皇御览。面上却愈发恭敬:“微臣拙作,竟蒙太上皇青眼,实在惶恐。”
景宁帝随即与姜念细说了一番诗词。
姜念见机,忽道:“臣有一物,本欲今日献与圣上。未料到今日有幸得见三圣,恳请一并笑纳。”
景宁帝好奇:“哦?是何物?”
姜念当即让任辟疆去外头将他带来的双层铜胎珐琅暖砚盒取来。
当着三圣的面,姜念将暖砚盒抽屉轻轻拉开,展示炭仓构造,又指着云母石层解说了一番,末了道:“此乃民间粗制,若由宫里造办处精工细作,当更精巧。”
景宁帝接过细看,连连点头。
连皇太后都好奇地接过细看起来。
泰顺帝却突然沉下了脸,对姜念沉声道:“你身为臣子,当以经世济民为要,怎可钻研这些奇技淫巧?”
殿内霎时寂静。
姜念忙跪下请罪,眼角余光却瞥见泰顺帝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
皇太后不悦,将暖砚盒往案上一搁:“皇帝这话差了。我看这孩子有心,改良此物,太上皇和皇帝都用得上。况且,民生多艰,正需这等实用之物,改良此物,利及天下读书人,岂不比空谈大道强?”
泰顺帝立刻转怒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