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红楼帝业 > 第106章 凤姐密谈

第106章 凤姐密谈

升官,实赖念哥儿之力。”

贾母诧异:“念哥儿?姜念?”

贾政点头道:“念哥儿天资卓绝,前儿傍晚上门与我说,他竟有改良京通官仓的计策,可使京通官仓储粮损耗大减,亦可延仓之寿命。他特意叫我将他的计策上呈于工部堂官于大人,于大人又上呈忠怡王爷,王爷再呈于圣上。因念哥儿此策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圣上大悦。因我有呈策之功,也因圣上明了,念哥儿是特意让我呈策立功,这才要擢我为郎中。”

二老爷是个老实人啊!

贾政一番话毕,堂内众人皆惊异,一时竟无人言语。

李纨手中正捧着一盏茶,闻言一怔,茶盏险些脱手,忙稳住了茶盏,也稳了稳心神。

王熙凤眼波一转,眉梢一挑,嘴角挂着笑意,心内诧异:“姜念这哥儿竟有如此本事?莫不是十三王爷暗中相助这个私生子吧?”

林黛玉抿了抿嘴,低眉不语。

迎春则掩口轻呼,探春流露钦佩之意,惜春眨巴着大眼睛。

贾宝玉……呃,似不在意他老子说的话,正呆呆看着林黛玉。

贾母惊奇之余,神色也有点尴尬了。呵,方才她还言道贾政升官全赖自身清廉勤勉,得了圣上青眼,其实也有几分居功得意之意。谁知转眼间,贾政竟道此番升官实赖姜念之功,倒显得她先前之言自以为是了。

而且,十日前姜念一进荣国府时,她曾问姜念为何与贾政谈官仓公务,姜念说虽年少却常思国事,官仓关系国计民生,故特向贾政请教。当时她心内以为姜念此言不实,年方十五的哥儿岂能真个常思国事,关切国计民生?

而现在,姜念竟献策改良京通官仓,凭此利国利民之举,让圣上大悦,还助贾政升了官。

这般想来,贾母不免有些讪讪。

她稳了稳心神,轻咳一声,方对贾政问道:“此事果真?” 贾政答道:“自然为真,儿子岂敢拿此事与老太太说谎?”

贾母点了点头。姜念助贾政升官,令她心中喜意大减,反倒生出几分复杂滋味。

王夫人坐在一旁,亦是神色淡了起来,手中帕子轻轻绞着。

不过贾母还是对贾政道:“念哥儿倒是个有本事的,且才蒙皇太后指婚不上半月,竟就助你升官了。这般心思,倒也难得。”

贾政面露惭色,叹道:“我实未料到,竟赖念哥儿之力升官,心中着实惭愧,倒欠了念哥儿一份人情。”

贾母不乐意了,道:“他是你以后的女婿,本已算一家人了,何须分得这般清楚?况且,他前番登门,咱们送了他厚礼。倒也谈不上欠人情之说。”

贾政却摇头道:“老太太此言,恕我不敢苟同了,此番我确是欠了念哥儿人情。明日便请念哥儿来府上吃个东道,也好当面致谢。”

贾母不耐烦了,挥了挥手道:“这事你自己做主便是,不必问我。你且退下吧,我还没用完晚饭呢。”

贾政见状,躬身告退,贾琏跟着告退。

待贾政退下,贾母转头对王熙凤道:“明儿咱们就不必庆贺了,他们爷们庆贺便是了。”

王熙凤忙应了一声“是”,心内感到好笑。

……

……

待贾母用完晚饭,众人各自散去。

王熙凤缓步回到自己所居的院落,只见贾琏已坐在桌前,手中执壶,自斟自饮,神色悠闲。

王熙凤轻移莲步,走至贾琏对面坐下。

王熙凤叫平儿留下伺候,其余下人皆屏退。

王熙凤执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鲜嫩菜蔬,轻轻放入贾琏碗中,笑意盈盈地问道:“此番那姜念献上利国利民的计策,圣上大悦,连带着二老爷也升了官。二爷可曾想过,那计策当真是姜念自个儿想出来的?”

贾琏听罢,嗤笑一声,手中酒杯轻晃,酒液微漾。他抬眼瞥了王熙凤一眼,语气中带着不屑:“他才多大年纪?年方十五,岂能有这般能为?依我看,必是十三王爷在背后相助的。”

王熙凤点头,轻声道:“二爷所言极是,我也是这般想的,那姜念断不至于有这般惊人的能为。”

言罢,她身子前倾,凑近贾琏,压低声音悄声道:“二爷,我心中倒有一桩猜测,只怕那姜念……是十三王爷在民间的私生子!”

贾琏闻言,手中酒杯猛地一顿,酒液险些洒出。他瞪大了眼睛,神色间满是惊愕,低声道:“你……这话可不敢乱说!”

一旁侍立的平儿亦是神色一变,眸中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