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阻止这支玄甲军,至少要让其停在大洮河以南,不许进入银州城,否则,我不会客气。?{零*点>看?1\书|¥ `,?无@错#§内1容2”
李默鱼严肃起来,在这个时刻,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大周。
不管郑九托梦是真是假,大周眼下的形势更为复杂和危险,北方大片领土被胡人占据,并且继续虎视眈眈,南方驻扎了两支玄甲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这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在这种危局之下,仙师撤离,李希还要搞事情,可谓内忧外患。
诚然,玄甲军之前是应李默鱼邀请帮助大周来抗击胡军的,但现在的味道似乎变了,在周胡两军停战之际,居然还要增兵,当周人都是傻子?
面对李默鱼态度大变,王九儿也不奇怪,不管韩王托梦有多么离谱荒唐,只要托梦是真的,便代表着郑九的意志,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维护、遵循这个意志。
但眼下还不至于翻脸,于是王九儿笑道,“殿下莫急,九儿一定把事情的缘由了解清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答复,绝不让冯啸声的队伍进入银州城。”
李默鱼冷哼一声,拨转马头,竟带着随从自行去了。
王九儿的回答是非常滑头的,所谓不让冯啸声的队伍进入银州城,那就绕着走好了,反正他们的最终目标应该在凉州北的顺延县,可以随时切断卫阳与凉州的联系。_k!a!n`s,h_u+a?p.p?.¨n`e?t?
至于满意的答复,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完全取决于郑九会不会再度托梦,没有的话,那就一直拖着。
王九儿让身边亲随传令,驻扎在银州城的玄甲军以撤出为名缓慢向北运动,自己则单枪匹马直奔南方而去。
途中,王九儿便接到了密报,是刘世功的亲笔信,很简单的一句话,近一个月内,李希要对李默鱼动手了。
原来如此。
信中没有明说玄甲军该怎么做,但突然增兵便是最明确的回应,王九儿当然知道郑九对刘世功的信任程度,这便是郑九的意志。
张平和冯啸声的行进速度很快,在没走官道的情况下,一万五千人钻山沟,仅仅花费了两日时间便越过了大洮河,抵达顺延县南郊。
若不是中途有快速游走的玄甲军斥候,王九儿差点搞错了方向。
冯啸声的行军目标是顺延县不假,但只是中途停留的第一站,他的最终目的地是东北方向的秋名山,介于赤霞关和大散关中间。
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位置。~x!t¨x′x-s′.~c^o,m*
凉州城东北二百里外便是华山南麓的第一关赤霞关,赤霞关东北一百五十里是大散关,由大散关向北二百里全是近乎峡谷的崎岖山路。
走完大山便是着名的南洮平原,卫阳城就坐落在平原南部。
绕了这么一大圈,冯啸声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切断赤霞关和大散关的联系,随时北上攻占卫阳城。
王九儿倒吸一口凉气。
郑九对李希动了杀心。
这一次郑九不能再喊冤枉了,刘世功完全马准了他的心思。
在处理大周的问题上,若是萃华宗监管,郑九绝不会插手,顶多帮忙打下手。
可若是抛开萃华宗让郑九单独看待大周的问题,他一定会全力支持李默鱼,不管这位公主殿下如何迂腐或超脱,郑九都会按自己的风格行事,先干掉李希。
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从某种角度说,郑九的思路代表了南府军绝大多数将领的呼声,他本人就出自南府军,这不奇怪,但与派系争权的思路不同,郑九认为杀了李希,对大周的未来最有利。
冯啸声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成为统兵大将。
因为冯家家训,绝不涉足官场,绝不与官家打交道。
但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冯家已经不是他心目中的那个冯家了,冯家与赵白宋三家做的什么龌龊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并为之羞愧。
从心里与冯家全面切割是他与侄儿冯启运商量好的,反正这条命是郑九救的,这辈子就卖与韩王殿下了。
虽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冯啸声毕竟出自武道世家,又经历过被人千里追杀的种种险恶,所以内心强大,而且极善于观察、心思缜密,处事果决,很快就适应了军旅生活。
加之身边有张平这样能征善战的将领辅佐,冯啸声不但迅速融入角色,还准确把握了刘世功的意图,兵出秋名山,直接威胁卫阳。
打蛇要打七寸,冯啸声这支队伍一旦发动,李希立刻动弹不得。
玄甲军突然异动,让整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