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嘭!”
今儿个是弘毅塾新熟建成的日子,整个海陵县的百姓都知道,弘毅塾正筹备着建立海陵县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家书院。零点墈书 无错内容
一大早,县兵中的火铳手便拿着三眼铳来到弘毅塾的新山门前,俞县尊交待了,三眼铳的药子儿今日管够,炮仗也都齐备着,看到坐轿子过来的就放几发。
“兴化县生员李老爷为弘毅塾贺,特备贺仪一百两。”
……
陈凡拱手对李存疏道:“李兄,你人来便是了,还怎么这么破费?”
李存疏微笑道:“文瑞还认我这个朋友,那二百两便花的值当!”
李存疏跟陈凡相识于府试,前不久二人刚刚都参加了这一科南直隶的乡试。
陈凡中举,且考中了解元,可惜李存疏却名落孙山。
当陈凡问起李存疏乡试怎么回事时,李存疏苦笑道:“自家中出事之后,琐碎之事太多,实在没办法静下心来,且我现在也响应了朝廷的号召,编练了一支团练。”
说到这,李存疏好奇道:“听闻文瑞也练了一支团勇,现驻在何处?”
陈凡笑道:“团勇自有信地,不能随便入城,现驻扎在城东。不过今日淮扬海防道王大人要检阅团勇,到时候通义若是感兴趣,也一并去看看。”
李存疏连连点头道:“太好了!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再向文瑞请教。”
两人正说这话,“嗵嗵嗵”又是三声铳响,马九畴的声音再次响起:“南监祭酒刘大人,江阴洪先生到。”
两人一听,连忙整理衣衫来到门边迎接。
洪升依旧是满面红光,一把雪白的大胡子铺在胸口,笑起来慈祥无比:“文瑞呐,文瑞,没想到,初见你时,你还是个童生,转眼的功夫便已经考中了解元,那日老夫就对旁边人说过,这弘毅塾的夫子,将来不得了啊。微趣暁税惘 庚芯蕞全”
陈凡连忙谦逊一番,转头看向笑吟吟的刘讷:“祭酒大人,孝隆没有跟你一起来?”
“陈兄,这种好事如何能少的了我?”刘绍宗不知从哪冒了出来,喜滋滋的看着陈凡:“没想到啊,陈兄在海陵,竟干了这么大的事业!啧啧!”
刘讷瞪了孙子一眼:“你就是没有文瑞稳重,整日里没个正行。”
刘绍宗嘿然一笑,也不反驳,只好奇地打量着山门旁的一方下马石。
“祖孙两状元,一门三进士?这是?”
“这是我们海陵乡贤,徐蕃、徐嵩、徐岱父子三人,考中一门三进士,其中徐蕃还是状元,当日修建弘毅塾时,在状元坊下发现的,徐家后人小石公就将他送给了我,我将它摆在弘毅塾内,让过往学童看到这石头,便想起我海陵乡贤。”
众人一听,竟然还有这个故事,徐家在大梁虽然不是一等一的大家族,但在南直隶还是很有名的,在场众人无不听过徐家的事。
巧赶巧,徐述正好带着弟弟和儿子在弘毅塾内帮忙待客,正好经过此处,陈凡又是一番介绍,请徐怙带着两位老先生进门参观去了。
接下来,陈凡一直站在门口迎接宾客,忙得口干舌燥,已经快到晌午了,马九畴道:“山长,应该没人来了。”
陈凡摇了摇头,淮扬海防道王大绶之前说要跟薛梦桐一起过来,但薛梦桐都来了半天了,他还没到,毕竟是淮州府屈指可数的大员,陈凡不敢怠慢,只能拖延开席的时间。
正在这时,马九畴道:“那是不是?”
只见远处数顶轿子朝弘毅塾行来,到了近前,果然,从蓝布轿子中,王大绶走了下来,后面还跟着两个意外的客人……淮州府知府韩辑与胡家的大公子胡襄。
陈凡赶紧迎了上去,躬身道:“未能远迎,道台大人勿要怪罪。??§咸<2鱼?|看<书?] t±更§?<新1最>快??”
王大绶哈哈一笑道:“解元公,勿要客气,督宪大人也派人带了贺礼来,你赶紧迎接。”
说罢他让到一旁,目光看向胡襄。
胡襄此刻的心情无比复杂,一个被他家书院开革的小小童生,自从离开安定书院后便一飞冲天,乡试竟然还考中了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