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五月初五,天气逐渐转热,李孟姜揉揉自己的手指,她一下秒就从空间里拿一个古代冰鉴,然后搓搓手:“我倒是看看古代的雪糕长什么样子的。?幻~想/姬/ /免^费?阅/读/”
她打开一瞧,这冰鉴中盛着满满当当的苏山,冰镇西瓜等等降温,李孟姜拿起苏山仔细品尝着:“还是古代的冰淇淋好吃。”
这个时候周季重下学回家,他看见李孟姜正坐在茶几前吃着苏山,他一脸好奇的走到李孟姜面前,歪头询问:“阿娘,您在吃什么?”
李孟姜面带微笑,抬起手指着眼前的冰鉴,温柔地对周季重说道:
“小重啊,你可以吃个西瓜解解渴,不过可别贪吃哦,吃太多小心肚子不舒服呢。”
周季重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满心欢喜地伸出小手,迅速拿起一块冰镇西瓜,然后毫不客气地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咬了下去。
然而,与他急切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季重咀嚼西瓜的速度却异常缓慢。
他慢条斯理地品味着每一口西瓜的甜美,仿佛在享受一场味觉的盛宴。
李孟姜见状,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同时也感到有些无聊。
于是,她开始在心里默默数起周季重嚼西瓜的次数来。~看+书?君\ `更?新,最`全?
一下、两下、三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不断增加,但周季重似乎完全没有察觉李孟姜的小动作,依旧沉浸在西瓜的美味中。
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智能手机这种东西,而空间里虽然有夜今电视,但储存的也都是2023年及以前的老剧了。
李孟姜偶尔还是会打开一部来看看,但毕竟选择有限,很快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就在李孟姜数得有些入神的时候,周季重突然拽了拽她的袖子,好奇地问:
“阿娘,您在想什么呀?”
李孟姜被他这一问,猛地回过神来,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抬起手轻轻捏了捏周季重那圆嘟嘟的脸颊,温柔地回答道:“小家伙,阿娘我呀,其实也没想什么。”
李孟姜微微蹙着眉,垂眸思忖了好李孟姜微微蹙着眉,双唇轻抿,脑海一会儿,脑海里将那些话组织了一遍又一遍。
最终,她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还是决定把关于端午节由来里快速思索着。
她在心里暗自权衡,不知道应不应该把这件事告知周季重。_小_说·C!M¢S? ¢首?发?
思索片刻后,她缓缓抬起头的事儿告知周季重。
她轻吸一口气,而后便准备开启这个话题,准备将端午节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眼神坚定起来,最终还是决定把端午节的由来一五一十地告诉周季重。
原来,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端午节起初承载着人们对伍子胥的深切纪念。
伍子胥忠肝义胆,于动荡之世尽显赤诚,他的故事在岁月里流传不息,成为了端午节起源的一种重要说法。
不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另一种温情脉脉的说法,那便是与孝女曹娥有关。
曹娥孝心感天动地,她的传奇事迹也融入到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之中。
周季重歪头一脸不解的看着李孟姜道:“但是先生说,我们过端午节是为纪念屈灵均的。”
李孟姜点头:
“却是如此,小重你知道为什么吗?”
周季重望着案头竹简上的 \"屈原\" 二字,指尖轻轻拂过被烛火映得发亮的竹片。
他知道,那个披发行吟的诗人,骨血里浸着对楚国的痴恋。
楚国的山陵河川早已融入他的血脉,即便秦国的战神白起捧着芈八子的密令前来,即便那道命令里藏着楚国公主对故土才子的爱惜,他也只是抚着腰间断剑摇头。
\"先生可知,秦相范雎已在函谷关备好车马?\"
白起的铁矛在月下泛着冷光,却惊不起诗人眼中半点波澜。
屈原望着郢都方向,衣袂被江风扯得猎猎作响,发间香草的气息混着泪水,滴落在秦国使者带来的金印上。
那是芈八子特意叮嘱打造的 \"客卿之印\",印纽雕着楚国特有的凤纹,却终究暖不了诗人冰凉的指尖。
\"白将军可见过丹阳的红蓼花?\"
屈原忽然笑了,笑容里浸着血沫般的殷红:
\"我幼时在那里追过蝴蝶,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比这金印上的凤纹要好看千倍。\"
他转身走向湄罗江,袍角扫过岸边芦苇,惊起一滩白鹭。
白起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芈八子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