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 卷七 颠道人、胡四娘、僧术

卷七 颠道人、胡四娘、僧术

,都会格外用心地和四娘交好。

这一年,程孝思在胡银台的帮助下进入了县学。第二年,学使进行科举考试,可恰好胡银台去世了,程孝思像亲生儿子一样守孝,没能参加考试。守孝期满后,四娘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去补录 “遗才” 参加考试,并叮嘱他说:“之前我们能长久住在这里,没被赶走,只是因为有老父亲在,现在可万万不行了!你要是能出人头地,或许回来的时候还有个家。” 临别时,李氏和三姊送给他很多财物。程孝思进入考场后,专心致志地思考答题,一心想要考中。可没过多久,放榜了,他竟然落榜了。他心愿落空,心中郁闷,难以回家面对家人,幸好身上还有些钱,就带着书卷前往京城。当时,他妻子的娘家人大多在京城做官,他怕被嘲笑,就改了名字,假托籍贯,想在达官贵人门下谋个安身之所。东海的李兰台见到他后,很是器重,把他收在幕府中,供给他生活费用,还为他捐纳贡生资格,让他参加顺天府的科举考试。程孝思一路顺利,连连考中,最终被授予庶吉士的官职。这时,他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李公借给他一千两银子,先派管家前往剑南,为他修建府邸。当时,胡大郎因为父亲去世,家中财物匮乏,正在出售肥沃的别墅,程孝思便买下了它。府邸建成后,他才租了车马去迎接四娘。

在程孝思考中进士之后,有报喜的人前来,胡家上下都不愿听到这个消息,又仔细查看发现名字不符,就把报喜的人骂走了。恰好三郎结婚,亲戚们都到堂上来祝贺,姐妹们和姑嫂们都在,唯独四娘没有被兄嫂邀请。忽然,有个人跑进来,呈上程孝思寄给四娘的信件。兄弟俩打开一看,顿时面面相觑,大惊失色。宴席上的宾客们这才请四娘出来相见。姐妹们都惴惴不安,生怕四娘记恨不来。没过多久,四娘却翩然到来。向她道贺的,拉着她就坐的,和她寒暄的,喧闹声充满了整个屋子。大家耳朵听的是四娘,眼睛看的是四娘,嘴里说的还是四娘。而四娘依旧神色凝重,和往常一样。众人见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才稍微安心,于是纷纷争着给四娘敬酒。就在大家宴饮欢笑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十分急切的哭喊声。众人都感到奇怪,纷纷询问。不一会儿,只见春香满脸是血地跑了进来。大家一起追问她,她哭得说不出话来。二娘呵斥她,她才哭着说:“桂儿逼着我要眼睛,要不是我挣脱开,眼睛都快被她挖去了!” 二娘十分羞愧,汗水和脂粉都流了下来。四娘却神色淡漠,整个屋子寂静无声,众人都开始告辞。四娘盛装打扮,独自拜别了李夫人和三姊,出门上车离开了。这时,大家才知道买下别墅的就是程孝思。

四娘刚到别墅时,很多东西都还欠缺。夫人和公子们都纷纷送婢女、仆人以及器具给她,四娘什么都不接受,只有李夫人送的一个婢女,她收下了。

没过多久,程孝思请假回家扫墓,车马和随从众多。他先到岳父家,祭拜了胡公的灵柩,接着又拜见了李夫人。等胡家的公子们穿戴好衣冠出来时,程孝思已经上了车。胡公去世后,公子们每天都在争夺财产,根本不顾父亲的灵柩。几年后,灵堂的屋顶漏雨破败,眼看着就要把豪华的屋子变成荒坟了。程孝思看到后十分悲痛,也没有和公子们商量,就定好日子将胡公下葬,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周全。出殡那天,前来送葬的官员众多,乡里人都对程孝思的行为称赞不已。

程孝思十多年来一直担任清贵显要的官职,只要遇到同乡有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二郎恰好因为人命官司被逮捕,负责巡察的直指使,是程孝思的同宗,作风刚正严明。大郎恳请岳父王观察写信给直指使求情,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心里更加害怕。他想去求妹妹四娘,却又觉得没脸,于是拿着李夫人的亲笔信前往京城。到了京城,他不敢直接去见四娘,等到程孝思入朝的时候,才去拜访。他希望四娘能念及手足之情,忘掉之前的嫌隙。门房通报之后,就有一个老妇人出来,把他领进客厅,摆上酒菜,不过也只是草草应付。吃完饭后,四娘出来了,脸色温和,问道:“大哥事务繁忙,怎么有时间不远万里来看我呢?”

大郎连忙跪地磕头,哭着诉说自己来的缘由。四娘把他扶起来,笑着说:“大哥是个男子汉,这算什么大事,竟然如此惊慌?妹子我只是个女子,可曾见过谁这样哭哭啼啼地求人?” 大郎于是拿出李夫人的信。四娘说:“各位嫂嫂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她们各自求自己的父兄,事情就能解决了,何至于奔波到这里来?” 大郎无话可说,只是一味地哀求。四娘脸色一变,说:“我还以为你是长途跋涉来看望妹子,原来是为了打官司来求贵人帮忙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