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祝生又向少女讨要了一小撮茶叶,这才带着指环离去。
祝生来到同年好友家中,突然感觉心里一阵恶心难受,他怀疑是那杯茶在作祟,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好友。好友听后大惊失色,说道:“糟了!你肯定是遇到水莽鬼了。我父亲当年就是死在这上面。这病没救了,这可如何是好啊!”祝生惊恐万分,赶忙拿出茶叶查验,果然是水莽草。他又拿出从少女那儿得来的指环,详细描述了女子的模样和当时的情景。好友沉思片刻,推断道:“那女子一定是寇三娘。”祝生见好友说得如此笃定,便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好友解释说:“南村有户富裕人家,他家的女儿寇三娘,向来就有美貌之名。几年前,她误食水莽草死了,你遇到的肯定是她的鬼魂在作怪。”
有人说,被水莽鬼迷惑的人,如果知道鬼的姓氏,找到她生前穿过的旧裤子,煮成汤喝下去就能痊愈。祝生的好友急忙赶到寇家,如实说明了情况,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然而,寇家人觉得祝生这一去,多半是要代替自己女儿去死,所以吝啬地不肯给。好友气愤不已,转身回去,将事情告诉了祝生。祝生听后,气得咬牙切齿,恨声道:“我就算死了,也一定不会让那女鬼投胎转世!”
众人只好将祝生抬回家,可还没到家门口,祝生就断了气。母亲悲痛欲绝,号啕大哭,无奈只能将他安葬。祝生生下一个儿子,才刚满周岁。他的妻子没能坚守住寡妇的贞节,半年后就改嫁他人。母亲只好独自留下抚养孙子,辛苦操劳,疲惫不堪,每天从早到晚都悲伤地哭泣。
一天,祝生的母亲正抱着孙子在屋里伤心哭泣,突然,祝生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眼前。母亲大吃一惊,赶忙擦去眼泪,又惊又喜地询问他怎么回事。祝生轻声回答:“娘,我在地下听到您的哭声,心里特别难受,所以回来照顾您。虽然我已经死了,但我在阴间也成了家。这不,我和媳妇一起来帮您分担辛劳,您别再伤心了。”
母亲听了,稍稍宽心,接着问:“你的媳妇是谁呀?”祝生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恨意说道:“那寇家的人,眼睁睁看着我死去,我对他们恨之入骨。我死后一心想找到三娘,却怎么也找不到她的下落。最近碰到一位庚伯,他才给我指明了方向。我赶到那儿,发现三娘已经投胎到任侍郎家里。我急忙追去,强行把她带了回来。现在她就是您的儿媳,我们相处得还不错,她也没什么痛苦。”
过了一会儿,门外走进来一位女子,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妆容精致,艳丽动人。女子走到母亲面前,恭敬地伏地拜见。祝生在一旁介绍道:“娘,这就是寇三娘。”虽说三娘已是鬼魂,但母亲看着她,心中还是感到一丝欣慰。
祝生随即就让三娘去帮忙操持家务。三娘向来不做这些粗活,一开始很不习惯,但她对婆婆十分顺从,尽心尽力地做事,那乖巧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从那以后,他们便住在原来的屋子里,再也没有离开。
寇三娘恳请婆婆把自己的情况告知寇家。祝生本不想让说,可婆婆拗不过儿媳的心意,最终还是把事情告诉了寇家。
寇家老两口听闻此事,又惊又怕,赶忙备车,心急火燎地赶到祝生家。一看,眼前的女子果然是自己的女儿三娘,老两口顿时悲从中来,与女儿抱头痛哭,哭声撕心裂肺。三娘见状,轻声劝慰,好不容易才让二老止住了眼泪。
寇母瞧着祝生家十分贫寒,心里满是忧虑和哀伤。三娘却安慰道:“如今我已是鬼身,又怎会嫌弃贫穷呢?祝郎和婆婆对我情义深厚,我在这儿过得很安稳。”接着,她又好奇问道:“那个卖茶的老妇人是谁呀?”祝生回答:“她姓倪。她自觉没办法迷惑路人,所以求你来帮忙。现在她已经托生到郡城一个卖豆浆的人家。”
三娘转头看向祝生,说道:“你我既已成亲,却还没拜见我爹娘,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祝生听了,赶忙向寇家二老恭敬行礼拜见。
之后,三娘便走进厨房,代替婆婆做饭,招待寇家二老。寇母看着女儿在这简陋的厨房里忙碌,心中一阵酸楚。回到家后,寇母立刻派了两名婢女过来,给祝生家帮忙干活,还送来百斤金银、几十匹布帛,美酒和肉食也时常馈赠,祝生母亲的生活渐渐富足起来。
寇家也时常邀请三娘回娘家小住。三娘每次回去住上几天,就会说:“家里没人照顾,还是早点送我回去吧。”有时寇家故意留她多住些时日,三娘便会悄然飘然而归。寇父心疼女儿,便出钱帮祝生家盖起高大宽敞的房屋,各种营造筹备都做得极为周到。不过,祝生始终没有去过岳丈家 。
有一天,村里有个人中了水莽草的毒,已经气绝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