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修行要在何处下功夫?马马虎虎猿翻速剪除。

严守住,生出五彩光辉,暂停歇,暂住于三途之上。

若要自在地修炼神仙丹药,才能从容不迫地达到玉人之性。

喜怒忧思都要扫净过去,得到玄妙之境就如同没有一样。

我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离开了玉华城,一路上平稳无忧,真是极乐之乡。走了五六天的路程,又看到一座城池。唐僧问孙行者道:\"这又是哪里?\"行者回答:\"这是一座城池。但是城上没有旗帜,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我们就靠近了再问。\"等到了城的东关厢,看见两边的茶坊酒肆喧闹不止,米市油房热闹非凡。街上有几个无所事事的浪子,看见八戒嘴巴大,沙僧长得黑,孙行者眼红,他们都涌上前来围观,只是不敢靠近问。唐僧捏了一把汗,担心他们惹麻烦。又走了几条小巷,还没有走到城里,突然看见一座山门,门上写着\"慈云寺\"三个字。唐僧说:\"这地方稍微进去歇一歇马,吃一顿斋饭好吗?\"行者说:\"好!好!\"于是四人一起进了寺庙。只见里面:

珍宝楼宇壮丽,宝座威风凛凛。佛殿高耸入云,僧房寂静月明。红霞缥缈,浮屠耸立,绿树幽深,围绕清凉。真正的净土,不过是虚幻的龙宫,大雄殿上笼罩着紫云。两边的走廊里游人不绝在嬉戏,一座塔常常迎接客人。香炉里的香火时刻在燃烧,台上的灯花夜夜闪烁。突然听到方丈里的金钟声,应该是僧人在朗诵经典。

正当四人观看时,又见一个和尚从走廊走出来,向唐僧行礼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唐僧回答:\"我是中华唐朝来的弟子。\"那和尚连忙下拜,唐僧急忙扶起道:\"院主为什么要如此大礼?\"那和尚合掌道:\"我们这里的好人,看经念佛,都希望能够转世到你们中华地方去修行。刚才见到老师仪表端庄,果然是前世修行的结果,才得到这般享受,所以才下拜。\"唐僧笑道:\"真是惭愧!惭愧!我是一个行脚僧,有什么享受!如果院主在这里自在安养,才是享福呢。\"那和尚领着唐僧进入正殿,一起拜了佛像。唐僧喊道:\"徒弟们过来。\"原来行者三人看见和尚与师父交谈,他们背对着脸,拉着马,担着行囊,站在一旁,并没有放在心上。突然听到唐僧喊\"徒弟们\",他们三人才转过脸来。那和尚见了,慌得叫道:\"爷爷呀!你的高徒怎么这么丑啊?\"唐僧说道:\"丑虽丑,但是他们都有一些法力。我一路上都亏他们保护。\"

正说着,里面又走出几个和尚来行礼。先见的那个和尚对后面的说:\"这位老师是从中华大唐来的人物。那三个是他的高徒。\"众僧们既喜又惧地说:\"老师是中华大国的人,到这里有何事呢?\"唐僧说:\"我奉唐王的圣旨,向灵山拜佛求经。途径宝方,特地来到这里,一是求问地方,二是寻找一顿斋食然后继续前行。\"那些和尚个个欢喜,又邀请他们进入方丈。方丈里还有几个和尚在为人家做斋。先进去的和尚又说:\"你们都来看看中华的人。原来中华人种丰富多样,有俊俏的,也有丑陋的。俊俏的真是难以形容,丑陋的却十分古怪。\"那些和尚和斋主们都前来相见。见面后,各自坐下。喝完茶,唐僧问道:\"贵府是哪里的名字?\"众僧回答:\"我们这里是天竺国外郡,属于金平府。\"唐僧问道:\"从贵府到灵山还有多远?\"众僧说:\"从这里到都城还有两千里,这是我们走过的。西行到灵山,我们还没有走过,不敢妄自评论。\"唐僧表示感谢。

过了一会儿,摆上斋食。吃完后,唐僧想要离开,但是众僧和斋主都恳请道:\"老师可以再住一两天,过了元宵节再走也可以。\"唐僧惊讶地问道:\"我一路上只知道山有山水有水,担心遇到妖怪魔鬼,耽误了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元宵佳节?\"众僧笑着说:\"老师一心向佛修行,所以不在意节日。今天是正月十三,晚上就要试灯。后天是正月十五上元,直到十八九日才结束灯节。我们这里人家都举办喜庆的活动,本府的太守对百姓非常关爱,各个地方家家户户都装饰了灯火,笙箫声不断。还有一个‘金灯桥’,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至今仍然非常盛大。老爷们可以再住几天,我们这里荒山上还能照顾得起。\"唐僧无奈,只好留下来。当晚听到佛殿上的钟鼓声响震天,原来是街坊的信徒们送灯献佛。唐僧和其他人都到方丈外面观看了灯光,然后各自回寝室。

第二天,寺中的僧人又献上斋食。吃过饭后,大家一起去后园玩耍。果然是个好地方。正是:

时光正月,新春来临。园林幽雅,景物美丽。四季的花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