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法虽然是度,却需要性情坚定,心诚意正。总的来说,都是追求大觉真人,最终体悟无生之道。我们之间的玄奥是大不相同的。”三藏说:“道是非常的,体悟和运用合一,为什么会不同?”拂云叟笑着说:

“我们生来坚实,在体用方面与你不同。感受天地的滋养,接受雨露的滋润。傲笑风霜,耗尽日月。一片叶子不凋零,千枝节操。似乎这些话并不冲虚。你执着于梵语。道本应安在中国,却来寻求验证于西方。白白浪费了草鞋,却不知道追寻什么。剖开心肝剜去石狮子,彻底涂抹野狐涎至骨髓。忘记了本源而参禅,妄求佛果,都像我荆棘岭的葛藤谜语,含糊不清的言辞。这样的君子,如何引领?这样的规模,怎能传授?必须要检点自己的目标,静下心来自有未来。没有底的竹篮汲水,无根的铁树开花。灵宝峰上脚踏实地,归来雅会在龙华寺。”

三藏听了,叩头道谢。十八公伸手扶起他。孤直公拉起他。凌空子哈哈笑着说:“拂云的话明显泄露了。圣僧请起来,不要全然相信。我们利用这个月明,原本不是来讨论修行的,反而自由吟咏,放荡胸怀。”拂云叟笑着指着石屋道:“如果想吟咏,可以进小庵喝茶,怎样?”

长老真的欠身,向石屋前观看。门上写着三个大字:“木仙庵”。于是一同进入,重新坐下。忽然看见那赤身的鬼使,捧着一盘茯苓膏,端上了五碗香汤。四位老者请唐僧先品尝,三藏感到惊疑,不敢贸然吃。那四个老者一起享用,唐僧才吃了两块,饮了一碗香汤,剩下的收走了。三藏留心偷看,只见里面灿烂光彩,如同月下:

水从石边流出,香气从花中飘来。

满座清幽雅致,完全没有一丝尘埃。

长老见到这个仙境,觉得心里得意,情感开怀,十分欢喜,忍不住念了一句诗:“禅心如明月,澄净无一丝尘。”

劲节老者笑着即时对联道:“诗兴如苍穹,更新即新青。”

孤直公道:“好句甚是绮丽。”

凌空子道:“佳作无须珍贵。”

拂云叟道:“六朝文学一扫进繁华,四始重审雅颂。”

三藏道:“弟子一时失言,胡乱说了几句,实在是班门弄斧。刚才听到列仙的话,清新飘逸,真是诗人啊。”劲节老者道:“圣僧不必再闲谈了。出家人要始终一贯。既有起句,为何没有结句呢?希望能够完成。”三藏道:“弟子能力有限,还是麻烦十八公来结尾吧,那将会是妙不可言。”劲节道:“你真是太仁慈了!你起的句子,怎么能不完整呢?吝啬珍宝,不是正道。”三藏只好继续后面的两句诗: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十八公道:“好个‘吟怀潇洒满腔春’!”孤直公道:“劲节,你真懂得诗味,所以一直在咀嚼。为何不再起一篇呢?”十八公也慷慨地说:“我就顶起吧:

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道:“我也顶前面的两句:

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忻怜福寿图。”

拂云叟也顶针道:

“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也顶针道:

“前因侧叶称梁栋,后台为横柯做依托。”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豪气冲霄!弟子才能有限,敢再起两句。”孤直公道:“圣僧是有道之士,大修养之人。不必再相联句了,请赐教全篇,这样我们也能勉强凑齐。”三藏没办法,只得笑吟一篇七言律诗:

“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

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像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四位老者听罢,都极为赞扬。十八公道:“老拙无能,敢大胆参与,也勉强和一首: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

衰残自愧无仙骨,只有苓膏结寿场。”

孤直公道:“这首诗起句雄壮,联句有力,但结句谦虚得有些过分了。令人羡慕!令人羡慕!老拙也参与一首。”云:

“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绝堂前大器扬。

露重珠缨蒙翠盖,风轻石齿碎寒香。

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

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

凌空子笑着说:“好诗!好诗!真是才情高超,老拙何能参与?但不能空过,也需要说几句淡化的话。”说着:

“梁栋之材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