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和灯笼,一起涌上前来。突然抬头看到八戒和沙僧,慌乱之中丢掉了火把,又立即关上门,往里面大喊:“妖怪来了!妖怪来了!”

行者拿起火把,点上灯烛,扯过一张交椅,请唐僧坐在上面,他兄弟们坐在两旁,那老者坐在前面。正叙坐间,只听得里面门开处,又走出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道:“是甚么邪魔,黑夜里来我善门之家?”前面坐的老者,急起身迎到屏门后道:“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东土大唐取经的罗汉。徒弟们相貌虽凶,果然是相恶人善。”那老者方才放下拄杖,与他四位行礼。礼毕,也坐了面前叫:“看茶来,排斋。”连叫数声,几个僮仆,战战兢兢,不敢拢帐。八戒忍不住问道:“老者,你这盛价,两边走怎的?”老者道:“教他们捧斋来侍奉老爷。”八戒道:“几个人伏侍?”老者道:“八个人。”八戒道:“这八个人伏侍那个?”老者道:“伏侍你四位。”八戒道:“那白面师父,只消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消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方彀。”老者道:“这等说,想是你的食肠大些。”八戒道:“也将就看得过。”老者道:“有人,有人。”七大八小,就叫出有三四十人出来。

那和尚与老者,一问一答的讲话,众人方才不怕。却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了三张桌,请他三位坐;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

旁边小的道:“这位老爷太粗心了,不用筷子,怎么把饭一下子吃光了,却不弄脏衣服?”八戒笑道:“没用筷子,已经吃完了。”小的道:“你没动嘴巴,怎么就吃完了?”八戒道:“孩子们在撒谎!明明已经吃了;不信,再吃给你看。”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给八戒。呆子晃一晃,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僮仆见了道:“大爷啊!你的喉咙真是磨得又亮又滑!”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经吃了五六碗,然后才一起举起筷子,一起吃斋。呆子不管是米饭还是面饭,果品还是闲食,只顾一口接一口,口里还叫着:“再来一碗饭!再来一碗饭!”渐渐地吃不下了!

行者叫道:“贤弟,少吃些罢,也强似在山凹里忍饿,将就彀得半饱也好了。”八戒道:“嘴脸!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行者教:“收了家火,莫睬他!”二老者躬身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不期你列位来,唬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不曾敢请,尽数都供奉了列位。如不饱,再教蒸去。”八戒道:“再蒸去!再蒸去!”话毕收了家火桌席,三藏拱身,谢了斋供,才问:“老施主,姓什么?”老者道:“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姓名了。”老者道:“你也姓陈?”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陈,请问刚才做的何事?”八戒笑道:“师父问他怎么啦!岂不知道?肯定是斋食、祀神、告祥吧。”老者道:“不是,不是。”三藏又问:“到底是什么?”老者道:“是一场预设丧斋。”八戒笑得摔倒道:“老人家真是糊涂!我们是编故事哄人的,你怎么被我们骗了!和尚家难道不知道斋食?只有预备寄存斋、预备归还斋,哪里有预设丧斋的?你家又没有人去世,何必准备丧斋?”

行者闻言,暗自高兴道:“这傻子终于乖顺了一些。老公公,你说错了,为何称之为预设丧斋?”那两位老者欠身道:“你们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来找我们?”行者道:“我们走的是正路,只见一片水挡住,不能渡过,因听到鼓钹声音,特地造府借宿。”老者道:“你们到水边,有没有看到什么?”行者道:“只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通天河三个字,下面写着‘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个字,再没有其他东西。”老者道:“再往上岸走走,距离那块碑记只有里程,有座灵感大王庙,你没看到吗?”行者道:“没看到,请公公说说,什么是灵感?”那两个老者一起流泪道:“老爷啊!那大王:感应一方兴建庙宇,威灵遍及千里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行者道:“施甘雨,落庆云,也是好事啊,你怎么这样伤心烦恼?

”老者跺脚捶胸,嘶声道:“老爷啊!纵然恩德有多也有怨望,纵然慈悲对待也伤人。只因为要吃童男童女,这不是彰显正义神明的行为。”行者道:“要吃童男童女吗?”老者道:“是的。”行者道:“想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