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金钓,摇头摆尾在浪花中遨游。

八戒领路,沙僧紧随其后,走出了松林,上了大路。你看他们两个喋喋不休,埋怨不停,唐僧只是缓和。晚上找地方投宿,早晨听鸡鸣看天亮,一步一步,长亭短亭,不知不觉已经走了299里。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美丽的城池,正是宝象国。这地方真是个好地方啊:云迷迷,路漫漫。虽然离地千里,景物却别样丰富。祥瑞的云雾笼罩着,清风明月摇曳——远山如画卷展开;潺潺的溪流发出琼瑶碎声。有密密麦田和稻田,满足人们的食粮需求;有几户渔户在三涧曲钓鱼,有樵夫和采药人背着一担两峰椒。宽广的城墙,巩固如同黄金河汤;家家户户都平安幸福。高高的九重楼如宫殿,万丈层台如锦帮。有太极殿、华盖殿、烧香殿、观文殿、宣政殿、延英殿,每一座都有玉阶金陛,摆放着文武官员;还有大明宫、昭阳宫、长乐宫、华清宫、建章宫、未央宫,每一个宫都有钟鼓管弦-,充满了春愁与怨。还有禁苑,露水滋润花朵,还有御沟,风吹柳树舞动纤腰。在大街上,有举止得体的人,盛装善仪,骑着五匹马;在僻静的地方,有弓箭在手,挑战云雾,娴熟驾驭双雕。花柳的巷道,楼上伴有管弦之声,春风不让洛阳桥。取经的长老,回首大唐胆战心惊;陪师的徒弟,消除疲乏化梦中。无法尽描绘宝象国的美景。师徒三人整理行李和马匹,住进了客栈。

唐僧步行到朝门外,对着阁门的官员说:“有个唐朝的僧人特来面见,希望倒换文牒,请转达,请转达。”那黄门奏事官走到白玉阶前向国王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想要见到您,希望倒换文牒。”国王听说是来自唐朝这个大国,而且还是方上圣僧,心中非常高兴,立即准许,说道:“召他进来。”于是将三藏宣进金阶,进行了舞蹈山呼礼。一旁的文武官员无不赞叹道:“这位上国的人物,礼仪庄重如此!”国王问道:“长老,你来我国中有什么事?”三藏说道:“小僧是唐朝的和尚,奉命承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本持有文牒,到陛下的国家应该倒换。因此我不知进退,惊动了龙颜。”国王说:“既有唐天子的文牒,拿上来给我看看。”

三藏双手捧上去,展开放在御案上。文牒上写道:“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文牒行:朕自恃有良德,继承祖基。致力事神治民,深履薄俗,日夜不忘。前段时间,曾救泾河老龙,让其受到了皇后的谴责,三魂七魄瞬间进入阴司,已成为无常的客人。但因阳寿未尽,得到了冥君的放生,广设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谢救苦观世音菩萨的帮助,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经,可以拯救幽魂,解脱孤魂。特派法师玄奘,远行千山,求取经书。如果到达西方各国,不破坏善缘,按照文牒放行。需要倒换文牒的人。大唐贞观十三年,秋分时节,奉上文牒。”(上有九颗宝印)国王看了,取出本国的玉宝,使用了花押,递给了三藏。

三藏谢过国王的恩情,并收下文牒,继续奏道:“贫僧前来倒换文牒,同时也带来了陛下的家书。”国王大喜道:“有什么书?”三藏说:“陛下的第三位公主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妖怪抓走了,贫僧偶然相遇,所以带来了这封书。”国王听后,眼泪流下,道:“自从十三年前失去公主以来,朝中文武官员,也不知损失了多少,宫内外大小婢女和太监,也不知有多少死去,一直说她走出皇宫,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了,城中的百姓家庭也寻找了无数,都没有下落。没想到是被妖怪抓走了!今天听到这句话,我因此而悲伤流泪。”三藏从袖中取出书献上。国王接过,见上面写着平安二字,顿时手软,拆不开书,便传旨让翰林院的大学士上去读书。学士随即上殿,殿前文武官员,殿后后妃和宫女,都侧耳聆听。学士拆开书,朗诵出来,书中写道:“不孝女百花羞顿首百拜大德父王万岁龙凤殿前,以及三宫母后昭阳宫下,以及朝中的文武贤臣:我幸得寄居宫中,感激辛勤劳苦,不能全力喜悦,全心尽孝。然而,在十三年前的八月十五良夜,受到父王的恩命,在各宫举行了筵席,赏月观光,共庆盛会。在欢乐之间,不知何时传来一阵芳香的风,出现了一个金眼睛蓝面青发的魔王,将我抓住,驾着祥光,直接带到了一个荒山中的无人之地,我无法分辨,被妖怪逼强,占为妻子。

因此,我苦苦忍耐了十三年,生下了两个妖孩,都是妖魔的后代。这真是败坏人的名声,伤害风化,不应该传出来玷污书信,但担心女儿死后,无法明确。正怨恨想念父母,没想到唐朝圣僧也被魔王抓住。我滴泪写下这封书信,敢胆放脱,特托寄给您,表达内心的感情。请父王大发慈悲,派出将领前往碗子山波月洞,抓捕黄袍怪,救回女儿回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