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鞋子破了,给我一双好的鞋子。”老高听了,不敢不奉上,随即买了一双新鞋,换下旧的衣物。八戒摇摇晃晃地对老高行礼道:“向岳母、大姨、二姨,以及岳父的亲人们说声对不起,今天我去做和尚了,没有来得及面谢,希望不要生气。岳父啊,你要好好照顾我的妻子,只怕我们取经之路上遇到困难,好回来还俗,继续和你做女婿的生活。”行者喝道:“笨货,别乱说!”八戒说:“哥哥,不是乱说,只是担心一时有些差错,不是误了做和尚,就是误了结婚,两边都会耽搁了时间。”三藏说:“少谈闲话,我们还是赶快上路吧。”于是整理了行李,八戒背起,背着白马,三藏骑上,行者扛着铁棒,引路前行。一行三人向高老和其他亲友们告别,投向西方而去。有一首诗为证:
满地烟霞树色高,唐朝佛子苦劳劳。
饥餐一钵千家饭,寒着千针一衲袍。
意马胸头休放荡,心猿乖劣莫教嚎。
情和性定诸缘合,月满金华是伐毛。
三人继续走上西路,月光平稳。经过了乌斯藏界,抬头看见一座高山。三藏停下马,说:“悟空、悟能,前方有座高山,必须小心,小心。”八戒说:“没事。这座山叫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位乌巢禅师,在那里修行,猪兄曾经拜见过他。”三藏说:“他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八戒说:“他还有一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没有去罢了。”师徒们说着话,不多时,他们到了山上。好山啊!只见南面有青松碧桧,北面有绿柳红桃。山上热闹的鸟类对飞对语,舞动的仙鹤飞翔。花香馥郁,各种花朵色彩斑斓;青草茵茵,杂草形态各异。涧水奔流汹涌,崖前祥云朵朵。真是一个非常幽雅的地方,寂静中看不到人来往。师父在马上远远观看,在香桧树前,有一个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上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聚集。八戒指着说:“那就是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那禅师见他们三人前来,便离开巢窝,跳下树来。三藏下马拜见,那禅师用手扶起说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说:“老禅师,请行礼。”禅师惊讶地问:“你是福陵山的猪刚鬣,怎么会有这样的缘分,能与圣僧同行?”八戒说:“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意跟随她做徒弟。”禅师非常高兴地说:“好,好,好!”然后指着行者问道:“这位是谁?”行者笑着说:“这位老禅师怎么认得他,却不认得我?”禅师说:“因为我少见过他。”三藏说:“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笑着说:“欠礼,欠礼。”三藏再次拜谢,并询问西天的大雷音寺是否还在那里。
禅师说:“很遥远!很遥远!只是路上有许多虎豹,难以行走。”三藏恳切地问道:“路程到底有多远?”禅师说:“虽然路途遥远,终究会到达的一天,但魔瘴难以消散。我有一卷《多心经》,共有五十四句,总计二百七十字。如果遇到魔瘴之地,只要念诵此经,就不会受到伤害。”三藏跪地恳求,那禅师便口诵传授了经文。经文如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就是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时,唐朝法师本就有根基,听一遍《多心经》,就能记住,至今传世。这是修真的总经典,是成佛的开示。
禅师传授完经文后,踏着云光,准备回到乌巢去,被三藏再次扯住,坚持要问一下西去的路程。禅师笑着说:“路并不难行,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如果遇到接天崖,放心不要害怕。经过摩耳岩时,脚步要小心。小心进入黑松林,妖狐会截住去路。精灵满城池,魔头住在山中。老虎坐在琴堂,苍狼是主簿。狮子和象统治着,虎豹都是侍卫。野猪挑着担子,水怪在前面等待。多年的老石猴,那里会怀有愤怒。你问那熟悉的人,他会知道西去的路。”行者听了,冷笑道:“我们去了,不需要问他,问我就够了。”三藏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