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恐怕不能坚持七日。”众官听到后大惊失色。就在这时,太后发布诏书传唤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入宫面见。三位公依旨,急忙进入分宫楼下。行礼后,太宗面色凝重地说道:“贤臣,寡人19岁领兵起兵,南征北战,东破西除,历经数载,从未有过半点邪念,而今却看到了鬼!”尉迟公说:“建立江山,杀人无数,又怕什么鬼?”太宗说:“你是不相信的。本宫的寝殿外,入夜时就有砖石乱落,鬼魅呼号,难以应对。白天还好,黄昏和夜晚难以忍受。”
叔宝说:“陛下请放宽心,今晚我和敬德将守宫门,看看有什么祟异之事。”
太宗准许,茂功谢过恩典后离开。当晚天黑了,两人整理好装束,身着战甲整齐,手持金瓜和钺斧,守在宫门外。好将军啊!你看他们如何打扮:戴着金盔闪闪发光,身披龙鳞铠甲。胸前的宝镜反射着祥云,带子和华彩的旗帜华丽夺目。一个将军有着凤眼向天,像星斗般明亮,另一个将军有着环眼如电,照亮了月光。他们原本是英雄豪杰,有着旧时的功勋,只可惜落得千年称为户尉,万古做门神。
两位将军侍立在门边,一整夜过去了,却没有见到一点邪念。当晚,太宗在宫中安寝平安无事,黎明时宣召了两位将军,重重赏赐并说道:“朕自从生病以来,数日无法安眠,今晚因有二将军威势守卫,心情很是安定。你们现在请回休息,晚上再来值勤。”两位将军谢过恩典后离开。几个晚上都守卫得很安宁,只是御膳有所减损,病情转为加重。太宗又舍不得两位将军辛苦,再次传唤叔宝、敬德以及杜、房等诸公进宫,并吩咐道:“这两天朕虽然安稳,但不忍心秦、胡 二将军整夜辛苦。朕想要召来巧手画家,传达二将军真容,贴在门上,以免再劳他们。你们觉得如何?”众臣照旨选出两个擅长画像的人,让秦、胡两位将军按照原貌穿戴,画了他们的肖像,贴在门上,夜间也就没有再发生任何事情。
如此过了两三天,又听到后宰门乒乒乒乒地响起,晨光时分匆匆传召众臣曰:“前门多亏平安,今夜后门又有动静,害怕又要惊杀寡人了!”茂功上前奏道:“前门由敬德、叔宝守卫,后门由魏征守卫。”太宗准许奏折,又宣召魏征今晚守卫后门。征接到旨意,当夜整理装束,手持那诛龙的宝剑,站在后宰门前,真是一位英勇的将领!他的打扮如何:头戴青色丝巾,额上擦拭干净,身穿锦袍,腰间佩挂玉带,披着风外氅袖,衣裳飘动如霜飞。脚踩乌靴,姿态威武凶猛。眼睛圆睁,四周警觉,那个邪神敢靠近?一夜明亮,没有鬼魅出现。尽管前后门都平安无事,太宗的身体却逐渐变重。有一天,太后再次发布诏书,召集众臣商议后事。太宗还宣召徐茂功,嘱咐国家大事,并对仿效刘备留下孤儿托孤的意思表达了思念之情。说完后,太宗沐浴更衣,等待时机。魏征悄悄走近,拽着龙袍,奏道:“陛下请宽心,臣有一事,包管陛下长命百岁。”太宗问道:“病情已经入膏肓,命已经危险,你如何保得住?”征说:“臣有一封信,进呈陛下,请带到冥司,交给酆都判官崔。”太宗问道:“崔是谁?”征说:“崔是先帝驾前的臣子,曾担任兹州县令,后升任礼部侍郎。在世时与臣结下八拜为交,关系深厚。他现在已经去世,在阴司担任管理生死文籍的酆都判官,经常与臣在梦中相会。如果将这封信交给他,他会看在臣的情分上,必然放还陛下,让陛下的灵魂回到阳世,转为龙颜,复归帝都。”太宗听后,接过信函,藏于袖中,闭上双目离世。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以及文武官员都哀悼戴孝,并在白虎殿上停放灵柩,不再细述。
太宗的灵魂漂浮茫茫,径直走出了五凤楼前,只见御林军和马匹迎来,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随从,如虚幻般消失。行了一段时间,人和马都不见了。他独自在荒郊野地中漫步。正惊慌之时,只见一边有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过来这边!过来这边!”太宗听后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头戴乌纱,腰间系着犀角。他头戴乌纱,飘带柔软,腰间系着犀角,显得金光闪烁。手持牙笏,祥和的霭气凝结,身穿罗袍,隐约散发着吉祥光芒。
脚踩一双粉底靴,踏云逐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到耳边,胡须飞舞绕过腮边。昔日曾为唐国的宰相,如今在阎王的座前侍奉。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在路旁,口称“陛下,请赦免臣错远迎之罪!”太宗问道:“你是谁?为何事而前来迎接?”那人道:
“臣于半月前,在阴司大殿上,见到泾河的鬼龙向陛下诉说救他而不杀之事。第一殿秦广大王随即派鬼使催促陛下,要召见三曹(指江山、冢宰、巢穴),臣已得知,所以前来候